00287发展社会学9

2022-12-16 12:2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00287发展社会学9》,欢迎阅读!
发展社会学,00287

00287发展社会学



1 现代化发端以来社会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

“经济增长”模式: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社会发展模式实质上是将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认为只要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社会其他方面就会算然而然地得到发展。这种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模式在某些国家的某些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社会的长期发展和宏观总体效益来说,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病和问题:经济增长并未带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综合发展”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对社会发展模式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综合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明确区分了“增长”与“发展”的概念,认为发展是一个全面范畴,只有全面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这突出地显示了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已经走过了从单纯经济视角到整体社会视角的转换过程。

这种发展模式认为,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的增长不能代表政治的、文化的、科技的和个人的发展。并且认为,社会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的全面、综合、整体的发展。局限性:它注重的是社会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因素发展的相互关系,没有进一步揭示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它关注的是发展的当前状态,没有考虑发展的长远问题,即没有把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协调发展”模式:是继“综合发展”模式之后提出的又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对“综合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所谓协发展,是指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相互开放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协调发展”模式将社会看做是一个由人口、环境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其他相关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不是各个部分发展的简单总和,而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运行过程。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和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2 迟发展的正面与负面效应

正面效应:一、发展动力容易形成; 二、发展资源可以采借; 三、发展道路可以选择

负面效应:一、可能形成依附性经济; 二、可能形成依附性政治; 三、可能形成依附性文化 3 社会结构的含义

所谓社会结构,指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 4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或城镇集中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增大。 5 社会开放

社会开放,是指某一社会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进行双向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社会获得自身发展的前提,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是社会加速自身发展的捷径。 6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

社会转型内容的特殊性: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社会转型动力的特殊性: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的有机结合并共同推动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进程的特殊性:既遵循了社会转型的一般规律,又考虑了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 7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城市规模:大城市会随着城市化推进而快速增加。

道路与交通:在城市化前期,规划重点为道路和交通网的建设,以完善市内交通设施,提高运能为主要目标。当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以后,交通规划的重点就应该转移到交通管理及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上来。

住宅与公共空间:单元式住宅推广。 8 理性化

理性化(rationalization)就是指用理性作为一切个人行为、社会行动以及政治权力正当性和合理性的根据过程。理性化将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轨道和模式,对整个社会起着整合的作用。 9 社会流动含义、类型

含义:所谓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由某个

1

社会位置 向其他社会位置的移动,它既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更,也表现为个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类型:纵向流动与横向流动。纵向流动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移到另一个高低不同的社会位置上。横向流动意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移到另一个同等或同水平的社会位置上,所谓同一水平是指流动前后的社会位置在经济收入、政治地位、社会声望等方面基本相同。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代内流动也叫一个人的终身流动。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结构性流动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所引起的社会流动。 10 二元人格结构的含义

所谓的二元人格结构,就是指在个体的人格结构中,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融杂并存的人格结构状态。 11 民主化的含义、动力、特征

含义:主要是指国家从非民主状态走向现代民主状态的历史进程。 动力:经济发展是民主化的最重要动力; 教育科技的发达是民主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是民主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特征:1.专制威权政府不断消亡,民主政体国家迅速增加。2.民主化进程从西方扩展到非西方。3.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成为主流的民主模式。 12 社会植被

社会植被主要是指凝聚社会个体并维护社会良性运行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各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 13 大众文化

所谓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何时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

14 社会失序的含义与类型

失序是指社会秩序出现一定程度或一定范围的紊乱。

类型:根据生活领域的不同,失序可以划分为经济失序、政治失序、文化失序等。根据存在状态的不同,可以划分隐性失序和显性伯序。根据社会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建设性失序和破坏性失序。根据发生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局部失序和整体失序。 15 城市社会关系空间主要特征

1.社会关系数量多,异质性强 2.工具性关系大量存在 3.临时性与间断性社会互动较多,个人自由感强。 17改革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

(一)非身份化: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之一 (二)非行政化: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之二 (三)非政治化: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之三

18改革以来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城乡差异更加明显化 (二)城乡分隔开始弹性化 19世俗化的基本特征

现实性; 理性化;个人主义倾向;社会参与性。 20合理社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其一,发展的效性; 其二,发展的内源性; 其三,发展的均衡性; 四,发展的渐进性

21.社会流动的类型(见上,第9题) 22.转型期社会失序的原因

规范真空:即形式上有规范而实际上无规范的状态,即规范形同虚设的状态。

规范迷乱:即各种性质不同甚至大相径庭的社会规范杂然并存、共起作用,必然导致大量与规范相左、相异甚至相违的失范行为的产生。 规范软化:即规范的实际控制力——包括对社会整体的整合力和对社会个体的约束力——都会减弱。 23.中国社会流动的发展趋势

从被动服从到主动选择型;从消极控制型到积极吸引型;从单向型到双向型。

24.社会分层的含义、类型

含义: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 类型:

25.社会分化的含义类型

含义: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从社会系统结构来看,即是系统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结构要素,发展成为承担较少或单一的功能要素的过程。


类型:水平分化(横向分化,分工),垂直分化(纵向分化,分层) 26.发展社会学中的文化学派中,探讨武士道精神与日本经济发展的代表人物是( B )2-33

A. 斯梅尔瑟(Smelser B. 贝拉(Bellah C. 哈根(Hagen D. 列维(Levy

27.发展社会学中的人格学派中,探讨现代性与社会发展的代表人物( C )2-33

A.麦克莱兰(McClelland B.葛斯(Geertz C.英格尔斯(Inkeles D.哈根(Hagen

28.发展社会学中的文化学派中,探讨宗教信仰和贵族精神与经济成就的代表人物是( B) 2-33

A.麦克莱兰(McClelland B.葛斯(Geertz C.英格尔斯(Inkeles D.哈根(Hagen

29.西方发展社会学大多具有以下色彩:( D )

A、资本主义 B、殖民主义 C、唯心主义 D、欧洲中心论

30.作为宏观层次的发展问题主要是解决( A )

A 生态危机 B、人口问题 C教育问题 D、城市膨胀



31.关于成就欲和社会发展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是( B) 2-33

A.哈根 B.麦克莱兰 C.英格尔斯 D.艾森斯塔德

32.现代化理论的不足之处是( D 2-36

A. 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 B.忽视了社会发展的

内因 C.看不到社会发展的渐进性 D.忽视了外因的负面影响

33.在“核心—边陲”理论中,“自力更生”指______通过较为强硬的手段推行全面发展计划,促使政治独立、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同时并进。(B)3-51

A.核心国家 B.边陲国家

C.半边陲国家 D.发达国家

34.使用比较法的条件是拿来比较的两个国家之间存在( A ) A、相似性 B、差别性 C、继承性 D、并存性



35.依附理论在探讨拉美国家脱贫途径中,法兰克提出了( A )3-43

A. 革命派方案 B. 综合派方案

C.改良派方案 D.中间派方案

36.理论中的___A___以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新一代成员为骨干,继承了传统拉美经委会的反共、反资本主义的传统。3-44 A. 改良派B.保守派

C. 革命派 D.中间派

37.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是(A )

A、生产技术结构 B、经济结构 C、政治结构 D、思想文化结构

“再分配经济”是由K.波兰尼在其名著__________首先提出。( A )4-57

A. 《伟大的转变》 B《经济管理中的过度集中化》

C.《共产主义的新传统主义》 D.《当代中国的国家和农民》

38.试图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对中国社会的市场转型进行新的阐释的是 D 4-71

A. 魏昂德的“地方政府即厂商论” B.斯塔克的“后社会主义路径” C.简·奥伊的“地方政府法团主义 D. 林南的“地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39.当代人类社会中的两大主题是( B )

A 和平与稳定 B、和平与发展 C、稳定与发展 D、合作与发展

2



40.当城市化水平超过__________,城市化进程出现加快趋势。(C )6-100

A.20% B.25% C.30% D.35% 41“熟人”构成的社会关系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B )6-109

A.角色之间的互动 B.人格的互动

C.在场和不在场的互动 D.工具性关系的互动

42.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一般称为( B )

A、南北对话 B、南南合作 C、东西合作 D、互利合作



43.在“陌生人”为主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A )6-109

A.角色之间的互动 B.人格的互动

C.在场和不在场的互动 D.工具性关系的互动

44.现代化理论的奠基人是( B )

A 列维——斯特劳斯 B、帕森斯 C、弗兰克 D、沃勒斯坦

45.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理论大体经历了三次转变,第二次是( C )

A、从结构功能理论演化出现代化理论 B、从现代化理论演化出世界体系理论

C、从现代化理论演化出依赖理论 D、从世界体系理论演化出依赖理论

46.在城市扩张模式中的扇形模型是由___A__提出来的。6-102 A. 社会学家霍伊特 B. 社会学家伯杰斯 C.理学家哈里斯 D.理学家乌尔曼

47.在城市扩张模式中的同心圆模型是由___B__提出来的。6-102 A. 社会学家霍伊特 B. 社会学家伯吉斯 C.理学家哈里斯 D.理学家乌尔曼

48.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把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发展的动力归结为( C )

A、功能紊乱 B、人性的冲突 C、社会的现实矛盾 D科学技术进步

49.现代民主的民主机制中,__________是限制权力、保障个人自由权利的根本手段。(C )7-119 A.参与机制 B.竞争机制

C.制衡机制 D.司法机制

50.现代民主的民主机制中,__________是民主存在的基础条件。(A)7-119

A.参与机制 B.竞争机制

C.制衡机制 D.司法机制 51现代民主的民主机制中,__________是民主机制的核心。(B )7-119 A.参与机制 B.竞争机制

C.制衡机制 D.司法机制

52.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上发生的变化称为( D )

A、文化的变迁 B、生活方式的变迁 C、社会群体的变迁 D、社会制度的变迁



53.第一个系统阐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人文主义者是( C )8-140 A. 洛克 B.卢梭 C. 弗吉里奥 D.薄伽丘

54.提出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是自然人,是一个通过劳动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的人,而且是“多面人”的是( B 8-140

A. 洛克 B.卢梭 C. 弗吉里奥 D.薄伽丘

55.认为理性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这是属于理性的(C9-153 A. 价值论内涵 B.认识论内涵 C. 本体论内涵 D.方法论内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e64f91ba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