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的侠客情怀

2023-01-21 10:3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文人的侠客情怀》,欢迎阅读!
侠客,文人,中国,情怀

中国文人的侠客情怀

“侠”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侠义之士在文学品中频繁出现,为中国文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侠通常是做人的典范,他们有诺必诚,惩恶扬善,重义轻生,超然物外,是人们千百年来世人争相歌咏的对象和审美期待。侠如此的优秀,自然有不少人想要成为侠,只不过侠注定是少数且孤独的,大多数人都只能空有一颗侠客心,满怀一腔侠客情,却与侠这个道路越来越远。中国的文人自然也是想要成为侠的,不管成不成得了侠,文人们都将自己的侠客情怀倾注到自己的作品中,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热血。 谈到文人与侠客情怀,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著名的诗仙李白。唐代宏大的社会气象、强盛的国家实力与巨大的文化融合力是文人歌咏侠义精神的天然土壤,侠义精神经过前朝文人的盛赞与积淀,侠义精神与咏侠诗在唐朝极度繁荣,并得到质的提升与精神的升华,拥有豪迈气质的侠客诗人在诗坛闪闪发光,而李白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千金散尽还复来“”天生我材必有用“”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等诗句毫无保留的展示了诗人的豪气、自信与潇洒。诗人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充满了天地感怀与人生豪迈,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充满了凌云壮志与毕生追求。 唐朝多数时间为太平盛世,所以众多文人的侠客情怀较为狭隘,常常只与个人的豪气,度量有关。而在边患频起,硝烟弥漫的时代,文人们心系国家和黎民苍生。例如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展现了诗人渴望上阵杀敌,为国立功的强烈欲望。在战


争不断的年代,侠义精神与国家的盛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侠义情与国家恨不分彼此,合二为一。许多文人没有上阵与敌人搏斗、驰骋沙场、指挥军马的机会,便把一腔热血化作悲愤纸文,用来激励自己、激励同胞。

文人写诗作赋,为其注入自己的侠客情怀,他们笔下的主角多是文侠,然而也有不少文人痴迷于武侠。《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侠义的典范,从始至终忠于大哥,又拥有他人无可比拟的武力,被尊称为“武圣”,作者笔下的赵云、姜维等皆是作者眼中的侠,作者无法称为一个大侠,便将自己的期望注入自己的作品。

在人们的印象中,文人和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文人大多手无缚鸡之力弱不禁风,侠却代表了阳刚和武豪,是力和勇的体现,虽然基本上每个人都想成为侠,那么为什么偏偏许多文人会有超出普通人的如此强烈的侠客情怀呢?

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由于他们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总是伴随着各种不幸和灾难,各种恶势力的欺凌,他们从内心呼唤着有一种势力能为他们解除心灵和肉体的痛楚。侠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种势力,在底层人们心中,侠客们善武轻利,扶弱济贫,除暴安良,铁面无私,救人于“急难之事”,解国于“困厄之时”,他们披轻裘,挟长剑,策烈马,引狂歌,他们是劳苦人民的救星,这一阶层出现后便深受民众的喜爱。于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文人用他们的笔写出不少对侠这一群体的讴歌与崇拜的诗歌。在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这些侠客精神便被淋漓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ef82a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d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