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前置性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总结

2023-04-22 05:39: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前置性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总结》,欢迎阅读!
前置性,语文,有效性,总结,小学

《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工作总结

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完成新型的作业模式思想上地转化,让教师端正态度、加强认识。通过探索与研究了解新型作业转变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不但可以巩固、消化、理解、掌握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而更应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的作业形式。因此,我校申报了《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有效教学研究》的课题,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内容

1.探索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1 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课外作业有效性的设计对策。

差异性作业设计、实践性与趣味性作业的设计、开放性与研究性作业的设计 2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分层作业的方法研究 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作业选择自主性 3)作业内容的丰富性

学习资源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语文学习向学校各项活动渗透、语文学习同学生生活的融合 4 作业形式多样性

演说交际类作业、读写积累类作业、采集编创类作业、考察探索类作业 2、创新小学生语文作业的评价方法。 1)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如短语评价、如图标符号评价、动作评价、表情评价、语言评价等。 2 评价层面的多元化 3)评价承担者的多元化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研究思路

课题准备——问卷调查——策略研究——推广应用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实施前,根据我校的学生作业实际情况,选好课题,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要求和步骤,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①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②确定实验班级,制订实验方案。③学习明确作业分层布置的操作步骤。④学习掌握小学语文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对策。 2、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2010.1---2010.3

1设计中年级学生对语文作业完成情况和兴趣等的问卷,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中年级初步尝试作业设计的分层操作,并进行分析。成果形式:分析报告,阶段性小结,小论文。

2、第二阶段(2010.3---2010.10

(一)每月一次活动, 3月—4月为长时间作业设计。

1)中年级分层作业深入研究。①作业要求的分层性:1作业量的分层2作业难度的分层3作业选择的自主性②作业内容的丰富性③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听取领导指导、评定意见。

220103月—201010月每月两次活动,每月会议两次。中年级全面铺开实验工作,研究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的策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成果:活动图片,学生作品,论文。

3 总结阶段2011.32012-7

1)听取领导评定意见,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探究工作。 2)收集整理资料,整理汇编课例,问卷数据分析。

3)编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撰写课题有关论文。 4)撰写结题报告,结题。

研究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6abb737b90d6c85ec3ac6c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