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活动课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023-11-23 20:18: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活动课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欢迎阅读!
活动课,主体,语文,体现,地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活动课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作者:汤艳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1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多处提出要加强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思考、交流,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宽语文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大纲十分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变学生以往的不良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自主阅读,自主写作;提倡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提倡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是语文活动课的核心。学生始终是知识、能力、情操等的主动获取者。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这是衡量语文活动课效果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在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落实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从事主动经历和探索发现的活动,必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上下功夫,必须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动机,端正学生主动探索的态度,激励学生主动开拓的精神。在小学语文活动课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激发主动探索的动机

动机是行为的诱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活动课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各种语文问题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如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展语言警察巡逻、语文游艺宫、相声表演会、绘画日记展、社会考察录、语文联谊会、信息擂台赛、新书介绍会、十分钟演讲、影视评析论坛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适时地开展。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活动课不是以学生一时一事的个人兴趣为基础的,而是以语文知识中的基本概念或原理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作为活动的开始,学生不仅具有浓厚的探索兴趣,而且这些活动与系统语文知识的掌握密切联系,从而使由兴趣而来的学习动机成为稳定的、持久的探索动机。例如:在修改作文的活动课上,如果大部分学生不会修改词句,那么,下次的活动课内容,老师就事先与学生商量,准备以如何修改词句为内容开展讨论或练习。学生就会在近期内,对这方面的内容主动探索。这样,活动课就成为连贯的、有一定次序的活动。前一次活动为后一次活动打下基础,后一次活动在前一次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新的内容,以积累的方式向前推进。学生就会不断地充实自己,学生的能力就会持续发展。 二、端正主动探索的态度

语文活动课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之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地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要端正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让学生查找资料、自我准备。学生在开展某项活动之前,自己查阅资料,进行自我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例如:低年级开展的"声母和韵母找朋友",中年级开展的"词语开花",高年级开展的"我最喜欢的名人名言"等活动。在活动前,学生都要花较长时间自己查找资料,作好活动准备。这样,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如高年级学生在开展"成语游戏"活动前,学生自我积累成语,进行成语分类,开展成语接龙等。在正式开展成语游戏时,又引进了竞争机制,效果十分理想。(2)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欲望。在活动课中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些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创造能力的目的。如在开展成语游戏时,学生担任主持人,要求大家讲成语故事,谈成语的作用。同学们根据所学的成语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同学们互相之间质疑问难,大家开展活动的兴趣高涨,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锻炼和提高。再如开展以""为主题的语文活动时,每个学生说出与春有关的词语,每个学生背诵与春有关的名句、古诗等。在说词、背句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还结成了对子赛,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争意识强,合作精神好,活动效果佳。(3)让学生勤于总结、自我评价。每次活动结束时,用三至五分钟时间,开展自我总结、自我评价。比如,成语游戏活动结束时,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对本组活动的情况进行小结,并评出本组的"成语大王"。主持人也对全班的活动情况进行小结,并颁奖。同时,让同学们找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 三、激励主动开拓的精神

语文活动课教学强调群体间的经验交流,相互启发,使之产生更强的探索愿望,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同时,同伴之间的交流还使学生逐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养成能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从而使自信和谦虚有机结合起来。在设计语文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经过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可与教师商量后,自我决定活动内容、安排活动进程,自我管理与调控。活动结束后,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质量,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取得的成效进行自我综合评价。在安排"语文文艺会"这一活动时,首先,师生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决定语文文艺会的内容和形式;然后,同学间相互讨论、设计活游戏,排演童话剧、相声,讲述文学家的故事,布置文艺会会场等;最后由学生总结活动的收获,评选最佳节目。这些内容和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语文活动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高年级学生开展板书擂台赛、标点符号的自述等活动时,同学们作了充分的准备,在活动中个个争先恐后,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很多同学的板书,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可以这样说,有的同学的板书比老师设计的板书,比资料上的板书还要好。在开展标点符号的自述的活动中,有的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认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这些活动由班级活动逐步发展到向学校开放,向社会开放。有些活动的内容由小学语文的范围,逐步扩大到涉及到了初中、高中语文知识。如古诗擂台赛,毛泽东诗词背诵比赛等。通过语文活动课,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主动求知的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小学语文活动课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动脑的时间,又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开展活动。这样,把语文活动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语文教学的实际紧密结合,语文活动课才能真正成为语文学科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的创造力在语文活动课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培养和发挥,从而实现大纲所要求达到的语文教育的目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6afeec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