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太阳病误汗原因解析

2023-05-07 05:0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伤寒论》太阳病误汗原因解析》,欢迎阅读!
伤寒论,解析,原因,太阳

《伤寒论》太阳病误汗原因解析

太阳病本应当汗,但要汗之得法,仲景在《伤寒论》第一首方剂桂枝汤“方后注”中名言,太阳病发汗应“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这就要求,太阳病发汗有两个条件:第一要汗出周身,不能只是局部出汗,否则发汗不彻,病邪不去;第二,要微似有汗,不可大汗,否则将有可能伤气耗阴或亡阳,酿患无穷。仲景之论看似平淡,其实恰恰点中了临床治外感病之要害,太阳病汗之不当,当今临证屡见不鲜,因此造成严重后果者甚重,所以有必要对《伤寒论》中太阳病误汗之原文进行总结分析,引以为鉴。

太阳表证过汗

太阳表证固当用汗法治之,然使用汗法应得当,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否则“病必不除”(12)。发汗太过,不但损伤阴津,而且耗损阳气,呈现诸多虚损证候。如汗后阴阳两虚;汗后气津两伤;汗后营血亏虚,筋脉失养,汗后邪气入里化热,壅塞肺气;汗后心阳亏虚,神不守舍。发汗太过,致寒热错杂,饮食滞内停之痞证。综上所述,太阳病发汗太过多致虚证,以心、脾、肾阳虚多见。

太阳表证汗之不及

表证当汗,汗之太过,固可损伤正气,使病邪传里,造成变证。而若汗之不及,同样会使病邪不去,或留于皮表而不去使表证久不得解,或入里传化而导致变证。如呈现阳明里证,或导致太阳、阳明二阳合病。

汗法误用

太阳病根据邪气的性质和感邪的轻重不同,其治虽皆可用汗法,但太阳伤寒宜辛温峻汗、太阳中风宜解肌缓汗、太阳温病宜辛凉解表、太阳轻证则宜小汗或微汗。若误用之,则同样会造成变证。如太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则会形成风温证;它如太阳病误用“火疗”劫汗,可致火热熏蒸、扰神、迫血妄行及过汗亡阳之诸多变证。若是用大青龙汤、麻黄汤等发汗峻剂误发虚人之寒,则会导致亡阳阴竭的后果,


正如《伤寒论》38条所说:“若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大青龙汤)服之则厥逆,筋惕肉咽,此为逆也。”

太阳表证汗下失序致误

太阳表证发汗不当,再复用下法,或先下之不解,再复用下法,也是常见的误治原因,导致种种“坏病”的发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6e7d46000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