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论知识经济下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对策-精品

2023-01-27 20:4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 论知识经济下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对策-精品》,欢迎阅读!
知识经济,核算,对策,成本,精品

论知识经济下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现状

(一)未能对知识资本成本进行核算,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现今大部分企业当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是企业知识成本的较量,更谈不上对知识资本成本进行全面核算。因此,导致成本管理意识不强,预算约束弱化,企业隐形的成本增加。另外,我国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由于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而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就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高。成本核算和管理最终走进了只重“产量”不重“销量”、重视有形成本、忽视无形成本的思维误区。 (二)成本管理理念滞后,缺乏战略性和系统性

许多企业未能站在战略性和系统性的视角对广义成本进行管理,片面强调狭义的成本控制。在我国,许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仍以生产制造过程的耗费为主,停留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上,导致成本核算并不能给我们提供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企业成本核算中只重视物质资料而轻视人力资源成本。虽然我国有大量学者对人力资源进行了探索研究,但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仍然以物质资料为重点,而没有将人力资源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从经济学角度讲,成本的构成应当是物化劳动消耗成本、知识成本和自然资源成本的总和。笔者认为,成本补偿只有包含了这三方面的消耗与支出,才能最终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实际上,企业发生的许多成本是获取关系资本、人力资本、环境资本的必要手段,管理层应将“成本观”转换为“投资观”,平衡人本和成本的关系,提升成本管理绩效。

(三)传统会计成本的分类及核算方法陈旧,企业价值补偿不足

当今社会是一个强调个性化的时代,产品也不例外。产品生产的导向已悄然发生变化,由以前的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导向型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和消费者导向型。生产品种的多样化、单件化和知识化与传统工业经济中生产的单一化、批量化和物质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就是说传统工业中成本分配的品种法、分步法等已不适应新经济形态中产品生产成本分配的要求。由于企业中知识因素的运用随处可见,但企业自身并未把知识因素的耗用加入成本核算的行列,导致企业资产价值流失情况加剧,价值补偿严重不足。也没有通过分析和利用公司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关活动来达成整个公司的策略目的,实现成本的最低化。种种因素,使得企业成本计算不足,导致盈利虚高,从而最终产生信息失真的后果。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开展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对策 (一)企业管理层应与时俱进地树立人本财务观


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习惯于只重视成本,忽视人本,最终导致企业经营总成本的增大。富士康“跳楼门”、三鹿企业的破产就是片面节约成本、忽视对劳动者、消费者和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所引发的悲剧,企业管理者应引以为戒。知识经济也是人本经济,对知识资本成本进行核算及管理,体现了对知识资本和人的尊重。人是创造知识资本和社会财富的主体,也是企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人本财务打破了现行财务成本管理物是人非、财务成本核算见物不见人的格局,将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新资本纳入到财务管理范畴。企业管理树立人本财务观,对企业整体实施以人为本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改进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企业应以长期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核心技术的成本效益,不断地开发核心新技术,不能因为一项新技术在初始发展阶段的成本费用很高而放弃投入。其次,在新形势下,企业应重视固定成本的管理,尤其重视由知识资产转化为固定成本的那部分,从而促进企业在知识成本方面效益的提高。最后,企业原有的成本管理方法局限于着重企业内部、着重于变动成本,不适应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因而应该逐步被一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所取代,如成本分析法、目标成本法等,这些方法不仅着眼于产品整个的生命周期甚至超出企业可能的存在时限,从源头到源尾对企业的长期固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二)将知识资本纳入成本核算及管理的范畴

首先,知识资产的计价。企业知识资产按获得方式不同一般可分为自创、外购和接受投资三种:对于自创的知识资产,可按研究开发成本或未来收益的现值入账,主要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权、专有技术等;对于外购的知识资产,可按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主要有如外购的专利、版权、设计等;对于接受投资的知识资产,则按评估价值或协议价值入账。其次,知识资产的摊销。对某些减值速度快的知识资产,为了提高知识资产的更新能力,可按加速折旧的方法摊入产品成本中,以弥补企业价值补偿严重不足。再次,在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借鉴作业成本法的思路,即按照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来分配各项知识成本,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从而使知识成本的分配与实际使用情况大致相符。徐国君、赵书东(2009)研究了作业成本法思想在人本价值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作业成本法可以核算出每一员工所创造的价值以及每一员工分享的价值,这为降低委托代理成本、选择员工、激励员工等价值管理活动提供了基础,并且利用作业成本法能够核算出增值流程、不增值流程以及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为企业流程以及作业改进提供了方向。最后,知识资本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分配。无论是高级劳动者提供的高级知识资本,还是普通劳动者提供的普通知识资本,均应享有劳动者权益,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短时期来看,企业分配给劳动者的这部分收益构成企业的社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但长期看来,对劳动者价值的肯定和对象会激发劳动效能,改善劳资关系,提升企业商誉,最终会促进企业组织资本和结构资本等其他知识资本的提升。

(三)加强人力资本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科学的人力资本管理应当抛弃重视物力成本而轻视人力成本的旧观念,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和对人力资本耗费的价值补偿及收益分配。这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01e3ef19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