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赏析

2023-12-29 10:4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赏析》,欢迎阅读!
采桑子,毛泽东,重阳,赏析

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赏析

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是毛泽东同志写于1929年秋的一首咏重阳节的词。当时,毛泽东正在妻子贺子珍的陪同下养病,时值重阳节前夕,金风送爽,丹桂飘香,高天澄碧,层林尽染。毛泽东同志看到汀江两岸的野菊花顶霜怒放,如同遍地耀眼的碎金,有感而发,挥毫写下了这首《采桑子·重阳》

词的开头人生易老天难老,直截了当讲人生、宇宙发展的客观规律,表达了一个唯物主义者看待人生的态度。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讲述时光的流逝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革命者一心为人民的革命事业,只争朝夕,更感觉到时光易逝,转眼又是一年重阳节。接下来战地黄花分外香,表达在革命根据地迅速扩大的大好形势下,战地上的野菊花绽放吐香,因为时逢重阳节,野菊花显得比平时更美更香。字传神地表达了毛泽东同志积极的心态、愉悦的心情,他借重阳节战地黄花的芳香盛开热情歌颂人民革命战争的良好局势,这是词中感情的激昂和高潮部分。 词的下阕,一年一度秋风劲,写的是正如岁岁重阳一样,强劲的秋风也每年伴着重阳节的到来如期而至。但今年的秋天与往年不同,或者说毛泽东同志眼中的秋天与一般人眼中的秋天不

1 / 2




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不光是战地黄花分外香,就连整个秋天的风光也更胜过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描述秋天江水云天一色,显得更加宽广高远;经霜染过的林木色彩斑斓,比春天还要绚烂多姿。

自古至今,多少描写秋天的诗词主题都是失意、悲秋,抒发离别思念之情、人生不得志的伤感情怀。如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萧索心情,孤单寂寞跃然纸上;宋代范仲淹《渔家傲》中衡阳雁去无留意的苍凉,雁犹如此,人何以堪;宋代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伤别离,又是在萧瑟的冷秋,无疑雪上加霜;南宋李清《醉花阴》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写尽了离怀别苦的哀愁,凄凉至极。

但毛泽东同志的这首词却一反悲秋伤情的古风,他如实描写战地秋天的艳丽风光,借此比喻革命武装斗争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他高歌战地秋景的绚丽壮美,以景抒情,赞美越来越广阔的革命根据地,欢呼全国各地革命红旗高举的伟大战果,抒发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对革命前景充满乐观和信心的伟大情怀。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203c2132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