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学视角下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2022-04-12 22:2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发展社会学视角下户籍制度改革研究》,欢迎阅读!
发展社会学,户籍制度,视角,改革,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发展社会学视角下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作者:乔显喆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15

[提要] 户籍制度是我国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也是国家人口管理的重要工具。现代户籍制度不仅包括人口基本信息管理,也与公民在就业、教育与享受社会福利方面紧紧捆绑,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我国逐渐开始建立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模式。本文从发展社会学视角出发,分析户籍制度改革在促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优势与弊端,挖掘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尝试将其内生动力转化为推动我国城乡共同发展的助力器 关键词:发展社会学;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D631.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5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切实有效的户籍制度改革成为国家制度建设进步和发展的关键。2014年我国部分城市因地制宜,逐步开展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模式改革。在传统二元户籍体制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以及迁移人口的切身利益,更加影响城乡的政治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均衡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重要步骤。

我国旧的户籍制度确立于1958年,在社会变迁和发展要求中,户籍制度不断修改完善和改革,在长期的转型过程中,201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但需要注意的是,户籍制度改革始终建立在户籍基础之上,没有取消户籍制度,并且增加了居住证制度,两者均与地方性社会福利的享受资格相联系。

发展社会学中的现代化理论,首先认为所有国家的发展道路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发展速度的快慢而已,所有社会的发展都是相似的单一渐进式的发展;其次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走过的历史是其他后发展国家的必经之路。对应至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或欧洲福利国家等,在20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散播,福利国家进入了全面紧缩的时代,发达国家开始尝试解除管制和开放市场,平衡家庭、市场与政府福利之间的关系。但当建立在社会管制论之上的社会管理在介入至中国体制时,会根据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而发生变化。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行城市的单位体制、户籍制度,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逐步确立国家主导的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达到有效控制和规范的目的。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单位体制逐渐放松,政府对城市管理的约束逐渐减弱,同时在市场经济中减少干预,这便使得社会事务管理的底线降低,处于政府职能的边缘地带。但在这种市场化改革中,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传统户籍制度控制下的外地居民无法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农村人口在社会保障程度和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63d8d9cc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