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的家教案

2022-04-25 18:01: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具的家教案》,欢迎阅读!
文具,教案



第七单元 15 文具的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同学们,我们猜两个跟文具有关的谜语,好吗?请你们在猜到的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你们的小手,保持安静,用眼睛告诉我你们知道,能做到吗?课件出示谜语: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铅笔)

2.导学: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格尺、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认识“文具”: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该怎样识记“文具"的“具”。

2)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具”。: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场超市里标牌上的“玩具”“文具”,书店里的“工具书”等。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画面。 (3)生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检查预习。

1) 教师导问: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写的是( )和( )之间发生的事。( )总丢文具,( )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 )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2)教师课件出示新词:

文具、一次、丢失、仔细、检查、所有、他们、每天.






3)教师指名领读在书上圈画的生字、新词,教师适时正音.

(4游戏 “闪电读词” :同桌一齐站起来,老师点哪个词,同桌就开始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5)教师范读:同学们,解决了生字的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师先来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圈画生字的字音。

6学生自由读: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我们可以用轻声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等方式来读。

7轮流读: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和勇气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识记生字

1游戏“闪电出字卡”。教师读第1自然段,请同学仔细听。当老师读到课文里的生字时,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第一个把字卡举起来。 (2)学生举字卡“丢”。指名读准字音。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预设:1: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一撇加一个“去”字,就念“丢” 2:我是用想一想的方法记住的。“去”字就像一个人蹲在那里.上面的“撇"就像手绢。我想象小朋友们在玩“丢”手绢. 4)教师读第2自然段,学生举字卡“找”。 教师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找”字.

预设: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找”字.提手旁加一个“戈”就念”找". 2: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认识“找”字。“拍”字右边的“白"换成“戈"就是“找".

5)关注“新"的斤字旁和“些”字左上角的“止”。 6)小组交流识记其他生字. 三、写字指导

1.教师课件出示“文"“找”“办” 3个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注意占格位置。

文:注意最后一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要和横相接。

:右边的“戈”字, 第一笔横向右上倾斜,第二笔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






:教师书空示范,起笔是横折钩,不要和“为”混淆.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抓住写字的指导重点,有的放矢,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1.教师导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

3.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阅读愿望

1课件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呢? 2:文具们可伤心了,怎样把它们送回家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家》(板书课题:文具的家) 二、看图读文,懂得要爱惜文具 1.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

教师指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看谁能说出与图画相符的话。 预设:生1:我看到桌面上有乱丢的本子。 2:我看到桌面上的书摆放得乱七八糟. 3:我看见妈妈惊讶地张开嘴,好像很生气。 4:我看见小女孩睁着大眼睛,好像在说“对不起”。

2教师导学: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说出图画上的内容,真了不起。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文中第34自然段中的语句. 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贝贝和妈妈的话。 3.你认为妈妈为什么生气?

预设:生1:贝贝是一个粗心的孩子,总把文具弄丢。 2:她不爱惜文具,不会整理,不会照管。 3:她总这样肯定会影响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6f1bf3ad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