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宜养生

2022-07-22 02:4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时宜养生》,欢迎阅读!
时宜,养生

第一章

显示答案显示模式:清爽模式字体: 打印

时宜养生 主讲老师 邓杨春

一、何为养生 (一)春季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二)夏季养生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三)秋季养生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四)冬季养生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二、食物的性能 (一)药性总义

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此五味之义也。 凡药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此五色之义也。 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 (二)五病之禁

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筋得酸,则拘挛收引益甚也。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骨得苦,则阴益甚重而难举也。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肉得甘,则壅气胪肿益甚也。辛走气,气病毋多食辛,气得辛,则散而益虚也。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血得咸,则凝涩而口渴也(咸能渗泄津液)。此五病之所禁也。


(三)五味之伤

多食咸,则脉凝泣(涩同)而变色(脉即血也,心合脉,水克水)。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肺合皮毛,火克金)。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肝合筋,爪者筋之余。为金克木,按肝喜散,故辛能补肝,惟多则为害)。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脾合肉,其华在唇,水克土,胝音支,皮浓也)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肾合骨,其华在发,土克水)此五味之所伤也。

三、每个节气的养生之道 (一)节气的性态

《黄帝内经》运气规则有如下特点: 季节:春、夏、长夏、秋、冬 五行:木、火、土、金、水

主运:太角、少徵、太宫、少商、太羽 客运:少商、太羽、少角、太徵、少宫 1.大寒至春分日特点

“初之气,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

2.春分至小满日特点

“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 3.小满至大暑日运气特点

“三之气,天政布,湿气降,地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

4.大暑至秋分日运气特点

“四之气,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

5.秋分至小雪日运气特点

“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6.小雪至大寒日运气特点

“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椎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二)全年养生调理要点 1.上半年的养生要点

《六元正纪大论》中记载“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阴专其政,阳气退辟,大风时起,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原野昏霿,白埃四起,云奔南极,寒雨数至,物成于差夏。

太阴司天,主上半年,气比运要后一个节凑,阴主政,阳气退居,经常刮风,天气变化很大。《黄帝内经·素问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记载“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所以“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就是天上云很多,地上雨也会很多,以至于“原野昏霿,白埃四起,云奔南极,寒雨数至”,因为太阳被云雨所遮蔽,所以作物都会成熟的慢一些,果实也不那么饱满。


涉及到疾病方面,“民病寒湿,腹满,身(月真)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寒湿之病,如风湿病、心脏病等都容易发作,手脚肿,脾胃不适,消化不良,出现四肢冷。“湿寒合德,黄黑埃昏,流行气交,上应镇星辰星”,寒湿之邪很盛,在“气交”(人气)中出现很多阴霾的天气,对应于天上的水星和土星都会出现异常。

“其政肃,其令寂,其谷黅玄。故阴凝于上,寒积于下,寒水胜火,则为冰雹,阳光不治,杀气乃行。”寒湿对应于肃杀,寂静,而对应的谷则是黄与黑,因为湿气重,所以需要补脾来健化,运化水湿,因为寒气太重所以需要补肾,命门之火才可以温煦全身。 “故有余宜高,不及宜下,有余宜晚,不及宜早,土之利,气之化也,民气亦从之”,中医认为高处寒气重而低处温暖,所以火有余则适合到高处避暑,金不及寒气重就适合到地势低洼之处,有余的气会早到,但是宜晚点到来,不及的本来会晚来但是宜早来,这就需要因地制宜了。在人身则需要以脾作为主要调节的靶点,因为脾主运化,“气之化”则自然而然不会出现大不适了。

2.下半年养生要点

“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则凝肃惨栗。民病少腹控睪,引腰脊,上冲心痛,血见,嗌痛颔肿”,因为寒气很重,对应于人体则是肾的收藏功能非常重要,寒气重则容易出现下寒,导致小腹痛,心痛,甚至出现咽喉痛,下巴肿大。这时要求人体阳气要旺盛,而阳气之根则在于肾,所以应该“节欲”,顾护好肾精,方能渡过严寒的冬季。

上半年湿气重则需要补脾,下半年寒气重则需要补肾,这是全年养生的主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97c1d00912a216157929e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