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学年高三上开学考)

2022-12-14 17:1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诗歌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学年高三上开学考)》,欢迎阅读!
孟浩然,江南,学年,高三,诗歌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新高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两首诗所写送别的季节相同,都为春天,春江水涨,水流湍急。



B.孟诗首句,不言别情,而有一种宽解安慰之情;许诗首句则写出离别伤感和无奈之情。



C孟诗最后一句卒章显意,直接抒情,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伤感之情显露无遗。



D.许诗的最后一句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景色的凄黯迷茫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



16.两首诗中都写到“暮色”,但采用的手法和蕴含的情感不同,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好文章常能借平常事物来阐发深远的意蕴,用 《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这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_____________这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



3美学家朱光潜说,“杏花”能够让人想到“秀丽”“神韵”等词,是一个意蕴丰富的背美学意象。“杏花”一词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A.“都为春天,春江水涨,水流湍急”错误,孟诗第二句“君去春江正渺茫”写的是春天之景,许诗第二句“红叶青山水急流”写的是深秋之景,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



161)孟诗中的“暮色”指傍晚时,夜色深沉。朋友一叶孤舟行于渺茫春江之上,诗人远望,极其悲伤。本诗卒章显意,直接抒情,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切和依依惜别之情。



2)许诗中的“暮色”指黄昏后,风雨凄迷。诗人酒醒后,朋友已远去,内心凄黯怅惘。本诗借景寓情,以景结情,主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04ff1103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