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送红包礼金问题的认识(通用3篇)

2023-02-19 18:2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收送红包礼金问题的认识(通用3篇)》,欢迎阅读!
礼金,红包,通用,认识,问题

收送红包礼金问题的认识(通用3)

传统上,红包也被称为压岁钱。在农历新年期间,它们是用红纸包起来的钱。据说在明清时期,大多数的压岁钱都是给有红弦的孩子的。民国以后,它演变成用红纸包装。现在一般是指节日里用来送礼的包着钱的红色纸袋,也指贿赂他人的钱。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收送红包礼金问题的认识的文章3 ,欢迎品鉴!

为深入细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十项规定》、州《八条意见》、县《六条办法》,深入细致大力推进“清正廉洁细胞”工程,极力反对收受贿赂“红包”礼金的不正之风,着力整治公职人员违规收受贿赂“红包”礼金,特别是在灾后恢复正常扩建中“吃拿卡要”、借机行骗、以权谋私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在灾后恢复正常扩建中的纪律意识,全面净化扩建环境,同时实现阳光扩建、清正廉洁扩建,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按照县纪委文件建议,现就在灾后恢复正常扩建中积极开展收受贿赂“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

20221113日,及时举行干部职工会议,表达我县在灾后恢复正常扩建中积极开展收受贿赂“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教育干部职工积极开展收受贿赂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就是深入细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强化领导干部清正廉洁从政的关键措施。

二、强化责任,精心组织实施

明晰分管党风廉政建设的副局长为专项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把专项整治做为当前的一项关键政治任务,明晰整治重点,勤政工作纪律,细化工作措施,全体干部必须全面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极力杜绝收受贿赂红包礼金犯罪行为。 三、主动公开承诺

局长胡学颖于20221119日率先垂范做出官方允诺,现场严格执行全局干部职工做出官方允诺。截至20221120日,全局11名干部职工均签定了退还不送来“红包”礼金承诺书。 四、开展自查自纠

经过全面自查,截至20221129日,未揭发因各种原因收受贿赂红包礼金现象。 五、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


著重标本兼治,深入细致搜寻制度漏洞,裹起来白灵制度笼子,从源头环境治理收受贿赂“红包”礼金问题,在不断加强制度继续执行的同时,不断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强正仁斋纪工作,避免收受贿赂“红包”礼金问题回调。

关于违规收受礼金专项整治工作会议,诠释了相关政策规定,树导向划底线,晓以利害,通过深入学习会议精神,现将个人对专项整治的认识和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领导干部收受贿赂红包礼金问题的重新认识

在有些人眼里,一百两百的红包不算什么,收了就收了。但是小红包折射大问题。首先,长此以往,养成的必然是党员干部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对待来办事的群众会不会带上有色眼镜,分个三六九等出来,就像以前说的“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你莫进来”,而对待带着红包来的就像笑脸相迎;其次,党员干部代表的是国家形象,不管是明是暗,收受红包必将导致整个社会风气的恶化。现在社会上的一些老师、医生等大肆收受红包,不能说没有依样画葫芦的嫌疑;最后,对于党员干部个人来说,一旦收送“红包”,权利职责就变了味。党员干部形象受损,久而久之,一些干部轻则违纪,重则身陷牢狱之灾,最终毁掉前途。

二、通过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

1、从未与相关上级业务单位公款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

2、从未向上级部门领导获赠土特产、发货券。3、从未与是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4、从未用婚丧嫁娶等事宜借机行骗。 三、本人承诺

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本人向非政府作出如下允诺 1、不收手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

2、不收受贿赂其他显著远远超过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

3、不向公务人员及其配偶子女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 自觉拒绝接受非政府和群众的监督。

一、“十一种”违规收送礼金行为1.领导干部违规公款购买、违规收受赠送、违规占为己有、由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违规参与经营的高档烟酒、珍稀药材、天价茶叶、名贵木材、珠宝玉石、名瓷名画等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的行为;2.公职人员在日常交往中违规相互吃请、收送水果、饮料、烟酒茶、盆栽花卉、土特产的行为;3.借年节假期、婚丧喜庆、建房乔迁、子女参军升学、生日祝寿等事宜,或领导干部及其家属生病、住院收送礼金的行为;4.借基层调研、节礼庆典、参加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之机收送礼金的行为;5.下级单位向上级领导或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以奖金补贴、劳务费、酬谢金等名义送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28aa5247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