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

2023-04-15 15:09: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欢迎阅读!
知识点,产生,声音,传播

声音的产生

【知识点的认识】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会继续存在并传播.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又叫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

声源是指具体的发声部位,如人在说话时的声源不能说是人,应该说是声带.记住几个易混的声源:蝉叫的声源是腹膜;笛子等管乐器的声源是空气柱;向暖瓶中灌水的声源是空气柱;气球爆炸的声源是气球周围的空气; 【解题方法点拨】 (解题方法点拨】

1)归纳法:发声的声带在振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发声的琴弦在振动,…经过归纳总结得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转换法:不易观察的现象对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发声的音叉看不到振动,可以通过细线悬挂的乒乓球的跳动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水花四溅来体现,这是一种转换法的思想,乒乓球或水花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 3)关于发声与振动的关系理解:

①一切发声都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被人们看到. 不论科技多么发达,都没有任何一种不振动就能发声的现象;敲音叉或敲桌面发声时的振动看不到,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

②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被人们听到.

振动发声有的是超声或次声,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听不到;有的声音响度很小,故听不到.

【命题方向】

声音的产生这一知识点比较简单,中考中常围绕“振动”两个字出填空题,近几年以转换法较为热点,如扬声器纸屑实验、乒乓球音叉实验等,考查体现振动的方法、看到的现象、实验的目的、纸屑和乒乓球的作用等.

声音的传播条件

【知识点的认识】

1)声音靠介质传播.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罩里面放闹铃的实验、登月的宇航员无法直接交谈的现象都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通过水波来类比声波. 【解题方法点拨】

1)判断传声介质的种类:例如,隔墙有耳、土电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电子哺鱼、说话声吓跑鱼说明液体可以传声;人平时交谈说明气体可以传声.

2)理想实验法: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的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在真空罩中放入正在发声的闹铃,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到声音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如果把罩内气体全部抽出,则听不到声音,其实将罩内气体全部抽出是不现实的,只是一种推理.因此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或者说传声一定需要介质.

1 / 2


3)同一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 【命题方向】

真空罩内放入闹铃的实验常是出题热点,重点是考查理想实验法的推理思维.其他知识点常以填空题为主,重点记住关键的词语;也有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如真空玻璃、空心砖的声学优点等.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4c8d9275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