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高粱》和电影《红高粱》艺术特色评析 (9)

2022-07-12 00:03: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说《红高粱》和电影《红高粱》艺术特色评析 (9)》,欢迎阅读!
红高粱,评析,特色,艺术,电影



小说《红高粱》是莫言的代表作,电影《红高粱》是张艺谋的代表作,请运用所学习的文艺理论方面的知识,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并着重分析电影《红高粱》对小说的继承和发展。

《红高粱》与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一样,同样是最具政治意义、最吻合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文本。小说和影视剧是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我,们分析小说《红高粱》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即莫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然后通过分析张艺谋的电影手段,详尽描述《红高粱》从小说到电影所产生的主要差异,最后运用文艺批评方法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张艺谋获得国际成功的深层文化因素。

莫言的语言是完全的乡土特色,很好辨认:他写不同人物的的视角,尤其是写女性身份的戴凤霞(即电影里的“我奶奶”九儿)她是莫言小说中有个性光彩的女性形象,她追求真正的幸福,而不惜背叛自己的社会性别,她的生命力明显更有光彩。莫言的男性形象是复合型的,他们全部不是完人,甚至是个混蛋,但于大是大非,民族大义,他们却是勇敢无畏的挺身而出,是有一种在血液里传承的民族精神,当你在《红高粱》里看到”我爷爷“土匪余占鳌,坏事做尽,好事干绝”这么句话,你不由得不为拍案惊奇,妙!

那张艺谋的改编电影呢?《红高粱》出名之后,表面上看是这样,我们都知道是张艺谋的《红高粱》,有多少人听过莫言啊!这其实是不正常的,造成了这种偏差——是因为电影比小说更具消费性。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它所获得的表现手段是前所未有的,但作为大众消费品的它却容易陷于一个误区——追求纯视觉的感官刺激,即所谓的“唯美主义”。

小说的艺术特色第一、《红高粱》的叙述沿两条线展开,主线是土匪投资“我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辅线是在这次战争发生之前发生的余占鳌与“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

第二、小说对题材的处理体现出对传统小说叙事的叛逆,是以追忆的姿态讲述的故事。在莫言的艺术世界里,蕴含着中国农民的生命观、历史观、乃至时空观。 《红高粱》的叙事策略和语言方式追求强烈的陌生化效果。小说的展开是由感觉引导,情绪推动。


第三、小说在叙事人称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叠合在一起。在语言运用上,《红高粱》追求一种富有力度的表达,一切都服从主题的自由创造和审美快感。重视感觉,大胆运用丰富的比喻、夸张、同感,还有对于语言色泽的选择和气势的营

而电影的改变主要在于主题的变化。主题是文学批评的关键词,是小说研究的重要维度。只有把握住了小说的主题,才能够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产生更深入的了解。同理,影视作品的主题分析和考察也是研究影视作品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因此,研究主题在不同艺术形式转换中的复杂性,是研究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时必须要涉及的一个方面。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时,最常用的改编理念就是忠于原著。因此,主题的“忠实”传达也是最普遍的主题表现方式。当然,主题的“忠实”传达并不是要求完全还原小说的主题,只要与小说的主题基本相似即可。电影《红高粱》和电视剧《红高粱》中,对小说赞颂原始狂放的生命力的主题,基本都做到了“忠实”传达。小说中,余占鳌和戴凤莲冲破封建礼教和道德束缚,在高粱地里奔放而神圣的野合,这个情节就体现出了对于原始狂放生命力的热烈歌颂。所以,电影和电视剧都对这个情节进行了精心细致地安排和表现。小说《红高粱》还有一个主题是抗日。炸日本人的汽车是《红高粱》最重要的情节,这次行动让女主人公戴凤莲献出了生命,成为了抗日英雄。正因为抗日的这个主题,余占鳌他们的土匪性质具备了更多正义的成分。关于这个主题,电视剧《红高粱》进行了“忠实”传达。电视剧《红高粱》在片头就有这么一句话:“谨以此剧献给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因此,抗日是电视剧很重要的一个主题。电视剧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描述了高密东北乡的人们与日本人周旋、战斗的过程,影片最后也是以九儿在高粱地与日本军队同归于尽作为结局,可见抗日在电视剧中是一条绝对的主旋律。

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具有商业性和通俗性的特点。此,影视作品的主题改编另一种表现方式,就是主题的通俗性转化。主题的通俗性转化主要是指将原小说中的复杂的、带有反思性的或者带有批判性的主题进行通俗性转化。电影《红高粱》相对真实地表现了下层民间世界的真实情绪和精神世界。张艺谋在电影中并未丢失民族传统精神的核心,他不断发掘莫言小说中的民间要素,将这种民族精神和艺术理想完美地融合到新的电影中。虽然后殖民批


评者认为张艺谋是以东方奇观迎合西方审美的“东方主义”,这些批判使得张艺谋的电影饱受诟病。但电影《红高粱》在国内外取得的裴然成绩证明此部电影是成功的,同时张艺谋对民族精神的深入挖掘与展现也证明了此部电影是有价值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68c177ce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