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基本含义

2022-12-05 05:28: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城镇化的基本含义》,欢迎阅读!
城镇化,含义,基本

城镇化的基本含义

城镇化,或称城市化,是英文urbanization的不同译义,城镇化是指在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而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以及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的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的物质面貌和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转化和强化的过程。城镇化不仅包括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的增加,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

关于城市化的含义,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地理学认为,城市化是将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社会学认为――城镇化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镇生活方式的过程;

经济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自然经济向城市社会化大生产转变的过程。城市化不能简单地从生产和生活的角度来理解。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和。

真正科学认识和理解城镇化的含义,要从城镇化的五项基本内涵来全面来把握: 一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

二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

三是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城市建成区的扩大,新城区和城市景观的出现,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

四是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渗透和扩散,传统乡村文明走向现代城镇文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镇化和现代化;

第五,经济要素集聚模式的变化或创新。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推动下,人口、资本等经济因素更加健康高效地流动和调整城乡结构。

研究城镇化问题常用的指标是城镇化水平,或者叫城镇化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程度的指标,通常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这是国际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通行方法,我国目前也是采用这种方法。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虽然城市化水平是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的,但人口城市化只是城市化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城市化的全部内容。要实现城镇化,必须加快人口居住区城镇化,大力加强经济现代化、非农化和商品化建设,特别是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真正实现由“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


另外,从城镇化的发展过程看,城镇化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过程。虽然在一定的时期内,人们的思想观念、政府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对城镇化的进程往往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甚至会出现“超前城镇化”或“滞后城镇化”的现象,但从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看,城镇化的发展却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bfa01804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