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练习课(整理与复习)【教案】

2022-03-22 16:3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数学练习课(整理与复习)【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复习,练习,整理,年级

数学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5~26“练习六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更加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准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独立完成教科书P25“练习六3题。 1)要求在1分钟内完成。 2)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学情预设】学生一般是先算出两边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3.完成教科书P26“练习六7题。 学生直接在教科书上独立完成。

【学情预设】加减混合运算题,对于学生来说问题不大。

【设计意图】以上三题,都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习题。1题不仅要求学生做对,对学生提出了时间要求,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2题先计算再比较大小;3题是加减混合运算题,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4.归纳整理后,得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儿歌。 师:同学们,老师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法编成了儿歌,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



1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数学



师:谁来举例说明?

【学情预设】任意列出一道20以内退位减法题进行说明。

【设计意图】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法以儿歌的形式呈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运用规律来计算,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二、练习指导

1.完成教科书P25“练习六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列出算式后结合图形说说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学情预设】对于此类看图列式,学生很容易完成。

【设计意图】此题通过运用直观图的对比与变化,让学生深入理解比多少问题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2.有多余条件的问题。

完成教科书P25“练习六5题。 1)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小月折了几只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哪个条件是多余的?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找到正确的信息并解决问题,但仍有少数学生受到多余信息的干扰,列错算式。对于错误的算式可以单独拿出来,让学生议一议为什么错误。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进一步训练学生从问题出发确定有效信息,排除多余信息的能力,并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在辨析中明确解答所需要的信息。

3.“比多少的问题。

(1)完成教科书P26“练习六6题。 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要怎样列式解答?

【学情预设】前面类似的训练较多,学生很容易解决。 师:观察这两个问题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发现:虽然问题不同,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问题放在同一个情境中,便于学生体会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容易发现:问题不同,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

(2)完成教科书P26“练习六8题。 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第(1)问。



2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问题,如果学的。




数学

师: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情预设】学生提出多种问题,有的是用加法解决的问题,有的是用减法解决的问题,收集典型问题后在班内讨论解答。

【设计意图】此题是针对比多少的巩固练习,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练习

课件出示习题。

◎教学笔记



2.小红有8块巧克力,小军有6块巧克力,小玲有14块巧克力。小玲比小红多几块巧克力?

学生独立完成。

【学情预设】1题是口算,学生很容易完成,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 2题是有多余信息的问题,要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完成。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练习课,是在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与复习的基础上学习的,题目综合性强,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于口算,绝大部分同学能按时完成,正确率较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解决有多余条件的问题时,少数学生还是容易弄混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作业设计

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16第四题。

ɡèxiǎopénɡyǒupáichénɡyíduìmǎipiàochénɡchénɡdeqiánmiànyǒu

四、16

rén

chénɡchénɡdehòumiànyǒujǐrén

7



参考答案

四、16-7=9(人)



9-1=8(人)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fe109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