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赠范晔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10-07 07:1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知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赠范晔诗》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语文,必考,知识点,赏析,原文

免费范文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赠范晔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免费范文。

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2017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赠范晔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帮助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赠范晔诗》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赠范晔诗》原文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 一作:折梅)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赠范晔诗》原文翻译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 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赠范晔诗》注释

《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诗。唐汝谔《古诗解》则云:晔为江南人,陆凯代北人,当是范寄陆耳。里用《赠范晔》题,乃暂从旧说。范晔:字蔚宗,顺阳山阴(今河南省淅川县东)人,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 驿使:古代递送官府文书的人。

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聊赠句:赠:一作。一枝春:指梅花,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

《赠范晔诗》赏析

前两句写到了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逢驿使字说明不期然而遇见了驿使,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使全诗充满着天机自然之趣。

后两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 想象是多么丰富。 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艺术特色方面,诗中一枝春描写到眼前仿佛出现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梅花是江南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

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它的艺术美在于朴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


节,特定的环境,把怀友的感情,通过一种为世公认具有高洁情操的梅花表达出来,把抽象的感情与形象的梅花结为一体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赠范晔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对于高考政治知识点了解是否更加加深了一点呢?更多学习相关材料,敬请关注免费范文,小编随时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复读材料及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ffeec3d6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