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外古诗词诵读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优质课教案_7

2022-12-11 20:19: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外古诗词诵读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优质课教案_7》,欢迎阅读!
陵城,相见欢,古诗词,诵读,西楼

课题: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 授课时间:一课时 学校: 教者: 教材分析:

《相见欢》这首词情景交融, 感情沉郁。 上阙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 渲染铺垫,下阙一个“乱”子,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 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心理。 “几时收”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 叹。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 满无限悲慨。 这首词会让学生感受到诗词不朽的艺 术魅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初步感受词的情感基调 ;

2. 品味语言,通过想象和移情,还原、丰富画面,感受词的意境美; 3. 联系比较,感受到词人独特的“悲”。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诵读全词; 2. 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词的意境。

一、飞花令节目,激发学习兴趣 《中国诗词大会》中“飞花令”的节目,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我们把班 级分两组,也来一场“飞花令”比赛,主题词是“秋”。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和“秋”有关的宋词,一起学习朱敦儒 的《相见欢》。

《相见欢》是这首词的什么?(这首词的词牌名。) 二、慢慢读词,感受音韵之美 1. 指名读或背词,学生点评。

2. 自由慢读全词,用 /划”分诗歌的节奏,用 “△”标出韵脚。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3. 这首词节奏的划分有什么特点?可以自己去读一读,去感受一下这首词 节奏上的特点。

4.归纳 你们看,这个节奏是二四三的节奏,二四三这个节奏让我们有一种什么感 觉?(顿挫感) 还有其他发现吗?字数上有没有看出什么特点来?师范读。 每一 个九字句都是跟在三字句的后面, 读起来有什么感觉呢? (有一种愁苦的感觉在 心头绕啊绕的,就像一个人

在不停地长吁短叹。)

大家齐读一下,一起来感受这种韵律。

(投影)刚刚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长短错落、低回唱叹、音韵婉转的韵律。

三、想象画面,品味意境

1. 有人说,这首词自成一画。(投影)如果让你用画来表现这首词,你会 选择哪一种底色 ?说说理由。

图画辅助 黑色一痛苦压抑

灰色一一朦胧迷茫

深蓝色一深邃忧伤 紫色一一犹豫 我们选的这些颜色, 在美术上称为什么? (暗色或冷色) 大家选择冷色 调,是为了更好地抒发词人什么情感?如果选一个词作为词


眼,会选哪一 个?(悲)

投影出示各种底色的图片。

2. (投影)这幅画的底色有了,如果让你继续完成这幅画,你在具体构图 时会突出什么细节 ?以此来传递一种怎样的情感呢?我们再去读读这首词,和同 伴交流一下。

(点拨 西楼:空荡荡、孤独冷清 夕阳:没有光泽,比较暗淡。如果让你画,画在什么位置?(也许有一 半已经低于地平线了。)恹恹夕阳、无可挽回,暮色笼罩着大地。暮色中可 以看到什么?请描述一下 树叶飘零,仅剩的残破枯黄的树叶在枝头摇摆。 大江:涛声不灭、荡气回肠。江面是怎样的?一浪卷着一浪,好像在诉 说什么。

悲风:秋风瑟瑟 、冷落凄凉。怎样表现风呢?树叶和江水的描述。集 中笔力画一棵树,是一棵怎样的树?(苍老的树,树皮斑驳,皱褶了,树叶 翻飞。)

同学们,如果把“万里”去掉,对我们构图有没有影响?(给我们一种 视野宽广,气魄宏达,苍凉沉郁的感觉,和他此时沉重的心情相吻合。)

3. 刚才同学们从西楼、夕阳和大江等来进行细节的刻画。刚才同学们突出 的这些形象,在古诗词中,我们有一种说法,把它们统称为“意象”。什么是 意象呢?请大家看微课视频。

(播放微课视频《古诗词中的意象》。)

4. 古典诗歌的景传递的情感一般是约定俗成的。朗读积累有关意象诗句。

(投影) 资料链接 西楼一一表达相思愁绪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李清照《一剪梅》 残阳一表达衰弱国势无可挽回 (对美好事物的流连, 对时光流逝的怅惘, 美好事物重现的渺茫的希望。)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一一元好问《岐阳三首》 大江——表达大势已去,已处没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秋风——表达萧瑟凄凉,隐含家国之悲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过渡:在古诗词中一个个意象可以组合成一幅画面, 我们把由意象组成的画 777 ■立 面称为意境。

5. 刚才那位同学画了一个人, 是一个倚靠在西楼上久久伫立的形象, 接下来, 们就画一个抒情主人公。

投影:同伴交流:想象人物的穿着、形体、容貌、神情、动作…… (想象:围绕“倚”“乱”“散”“几时收”“悲风吹泪”交流。)

同学们,无论描写的人还是景都是特别凄清的感觉, 这首词其实哪一句是直 接表达情感的?生齐读“中原乱——”

四、联系比较,理解“悲”

1. 词中“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和我们七年级学过的哪一句诗相似?(“我 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谁来说说这两句相似在哪里? 能否把“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中的“悲风”改为“长风”(李白的“长风 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呢?

2. 词人缘何而“悲”呢? 资料一:此词写于靖康之难,汴京沦陷,朱敦儒南逃金陵时。

康之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 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 因而得 名。靖康二年四月, 金军攻破东京, 除了烧杀抢掠之外, 更俘虏了宋徽宗、 宋钦宗父子, 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

资料二: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 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 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13260651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