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清——现代)

2022-05-29 14:13:5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音乐史(清——现代)》,欢迎阅读!
音乐史,中国,现代

1、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清乾隆末到咸丰年间,先后进京的徽汉两调长期同台献艺,以皮黄腔为主,又吸收熔铸诸调众艺于一体,约于道光二十年(1840)至咸丰末(1860)初步形成。初称京调皮黄,民国时到上海演出时被称为京班、京戏,1949年后始定名京剧

2、聂耳的作品及其特点?

聂耳一生作品各种歌曲35首左右和民族器乐改编曲4首,①以中国工农群众劳动生活为题材的歌曲,在聂耳齐唱群众歌曲中占据较大的分量。包括《开矿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打砖歌》、《打桩歌》和《打长江》等。在音乐,这些歌曲常以特定的劳动呼号为基础进行发表,在节奏加音调上具有勤苦劳作的生活特征;②以女工劳作为生活题材的劳动歌曲不同,它是由《田声歌》、《天天歌》、《一天十二点钟》、《四不歌》、《奴隶们起来》和《新女性》六个小歌组成;③聂耳的抒情歌曲约16,几乎全是为歌剧中的特定人物写的歌曲,其中以《飞花歌》、《塞外村女》、《告别南洋》、《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等最为成功;还有《回春之曲》中的《慰劳歌》;④聂耳编配的四首民乐合奏曲中《翠湖春晓》、《金蛇狂舞》对原来的民间乐曲作了清新和热烈欢腾的发挥,从而可以感受到聂耳音乐创作所共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⑤还有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毕业歌》、《前进歌》、《自卫歌》、《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为代表。

特征:大胆的突破了流传一般的方整形的歌曲结构原则,创造性的探索了新的歌曲结构原则,以短小的动机和乐句作为基础,加以贯发展的原则,富于动力,内在紧张性和统一性。

3、冼星海的作品?


冼星海一生创作了各种歌曲192,4部大合唱,歌剧、声乐套曲、歌舞剧个1(另未完成歌剧一部),2部交响乐,4部交响组曲,1部交响诗,管弦乐曲2,小提琴曲、钢琴曲和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各1部。

①留学期间作品《d小调奏鸣曲》和《思》。声乐作品以爱国为主,有具有冲击力的节奏和挺拔高昂,留于菱角的旋律,表现激昂慷慨的情绪和威武豪壮气势的歌,如《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等;②有展示抗日人民战争的壮丽图景,将抒情性与战斗性或描绘性与概括性结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击队》、《反攻》等;

③表现工人劳动生活,以特定的劳动音调和节奏谱写的《顶硬上》、《拉犁歌》、《搬夫曲》、《路是我们开》等;④还有为抗战中儿童与妇女所写的《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三八妇女节歌》等;⑤他还为许多的舞台剧和电影作曲,如《夜半歌声》、《做棉衣》、《江南三月》和《战争催眠曲》等,还有古诗词和新诗为词作曲的《别情》、《竹枝词》和《忆秦娥》、《心头恨》、《牧牛曲》等;⑥冼星海在音乐创作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表现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并有民族性的大合唱创作,如《生产大合唱》、《二月里来》、《酸枣枣树》、《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九一八子夜歌》《牺盟大合唱》;还有歌剧《军民进行曲》,交响组曲《民族解放交响曲》、《神圣之战交响曲》、等,管弦乐《中国狂想曲》。

音乐特点:冼星海的作品尤其是中国民歌,具有“现实性”、“形象化”、“口语化”、“地方性”等特点,能够更真实更生动的反映人民的生活和采用大众的语言,富有民族性的同时又具有国际性,他的作品题材、体裁更广阔,艺术手法也很丰富,全部反映了中国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的伟大现实,也具有强烈的时代精,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创性。

4、王光祈的音乐理论贡献?


王光祈的音乐论著以介绍和论评西洋音乐为内容的,有《德国人之音乐生活》《德国音乐教育》等,他十分关注对欧洲音乐学理论方法进行探究和建设,有《音学》、《声音心理学》等,王光祈将当时欧洲尚属初期的比较音乐学引进我国,更是他对中国近代音乐学建设的一大贡献。创造性地提出了将世界乐制区分为“中国乐系—五音调”“希腊乐系—七音调”“波斯阿拉伯乐系—四分之三音”,还有其他音乐理论著作《论中国的乐律体系》《中国音乐短史》《论

中国记谱法》。他的理论更加使音乐专业化规范化。

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著述最有名的一位音乐学家、音乐理论家,他是第一个把比较音乐学引进中国的人,他也是对中国音乐做出比较完备和系统阐述的第一人。

王光祈不反将音分值计算法应用于他所谓的“乐例”,律与调的综合研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将世界乐制区分为“中国乐系—五音调”、“希腊乐系—七音调”、“波斯阿拉伯乐系---四分之三音”等三大乐系的主张。在音乐学方面,还倡导严格求实的科学精神,提出了“研究古代历史,当以实物为重,典籍次之,推类又次之”。

5、四大声腔是:①海盐腔:是南戏较早形成的声腔,清唱风格细腻柔婉、轻柔婉转。只用鼓、锣、板等打击乐器。是一种无管弦伴奏的清唱形式。(被官僚、士大夫阶层所喜爱)

②弋阳腔:现赣剧的起源和首身。一人唱众人和,不用管弦伴奏,只用打击乐伴奏。(流传最广,“错用分语”,可塑性很大)

③余姚腔

④昆山腔:明袁靖间魏良甫改革。又称“水磨调”,强调咬字、吐字。伴奏以笛子为主。(改革后上演的第一个剧本是深辰鱼的《》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清洪昇《长生殿》孔局任《桃花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532eda1b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3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