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招标模式创新研究

2022-05-19 11:1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工智能与招标模式创新研究》,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招标,模式,创新,研究

人工智能与招标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进入又一白热化的发展阶段。招标采购作为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人工智能对企业影响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其将经历持续而深入的变革。本文将呈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招标场景中的优化应用,并讨论人工智能对招标模式变革的三大阶段。结合政府及私营部门相关案例的分享,勾勒出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发展对采购的影响与招标创新的推动。 关键词:人工智能;招标;采购;招标模式

1 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在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的一次学术讨论会议中被首次提出。深度学习之父”Geoffrey Hinton教授于2006年发表的论文《A Fast Learning Algorithm for Deep Belief Nets》则标志着神经网络深度学习领域的重要突破。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销售等各流程,并开始运用于招标采购的辅助。在人工智能不断深化的影响下,企业招标采购环节将经历持续而深入的变革。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的技术及其发展对招标模式的影响并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讨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如何解决现有招标环节中的业务痛点以及人工智能在未来将如何持续影响并革新招标模式,最后将在案例分享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2 人工智能技术在招标场景的应用

目前,人工智能在招标过程中最能发力的环节包括供应商入围、招投标文件的编制、清标及评标阶段等场景。通过现有技术的应用,能为招标采购带来三大核心价值:首先是解放招标采购人力,提升采购工作效率;其次是通过系统及算法减少人为干预和违规操作,实现公平透明的评审;最后是可借助人工智能系统的高速运算及海量数据,为招标方提供更高效准确的决策。

在招标文件的编制环节,技术、工程和合约部门只需将各自负责的部分,如技术要求、工期要求及合同要求等标准化表单上传至系统,智能文件编制系统便能基于招标文件范本和过往项目文件生成新的招标文件,并自动带出相应的投标文件填报表单。投标人填报时,只需要在标准化表单中填写相应内容,如技术部分只需在各技术小项响应情况中选择/。填写完成后,由辅助系统统一打包并加密。由此,可有效减少招标人及投标人编制文件的工作量,并为智能辅助评标打下基础。

在评标环节,通过对标准化投标文件的提取与招标文件要求的自动比对,智能辅助评标系统可生成报价情况、技术响应情况等的比对清单,如对报价高低进行自动排序,对报价过高过低供应商进行标注,并提供固化的评审意见清单。经专家审核与修改后即可生成最终评审意见,节省评审时间的同时能有效减少评标违规行为及大意错评的情况。

3 人工智能推动招标模式的创新

除了上述在现有招标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在招标领域的深入渗透,招标采购将经历更深刻的变革,可概括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首先是集约化阶段,即采用集约管理的采购模式,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现有招标采购繁琐的人力工作。接下来是在线化阶段,即通过互联网实现内外互联互通


与在线协同,实现在线化采招标的演化。最后是智能化阶段,指结合大数据、产业合作及产业链整合等成果,以智能化的决策实现智慧采购。

招投标的电子化是在线化及智能化阶段的基础。电子化招投标平台投入使用后,首先能实现将项目准备、招标文件结构化生成、公告发布、离线投标、在线开标、评标、定标的全流程实现电子化,提升招投标效率,监测并控制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及违规违法操作行为。其次,在应用成熟后,在内可以与企业内部其他管理系统打通,实现全业务贯通并推动各部门协同的智能化决策;在外则可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招标平台紧密联接,实现采购需求、供应商信息等在全行业的共享共用。

如果说电子化招投标平台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石,那么在线化及智能化最终的实现则需要依靠互联网+”的应用、行业内数据互联互通及产业上下游协作才能实现。在单一平台的背景下,招标人可以通过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挖掘与分析,了解行业动态与信息,以设置合理的资格条件、价格限制及评审办法;同时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投标人或供应商的进行背景调查,掌握投标人在行业的声望、实际业绩情况、施工或生产能力情况、履约与诚信状况等,为监测投标人潜在违规状况及选择合适供应商提供支撑。

而在行业资讯打通及在线协同的基础上,人工智能与企业招投标的更深交融则可以进一步推动采购资源共享、成本控制与行业标准及评价机制的建设。基于招标采购行业资讯的打通,采购方可以清晰地了解同行业不同采购人的同类采购需求,包括具体的需求品类与数量、标的物的历史采购价格以及现有资源的应用或闲置情况等,通过打包集中招标采购、建立同类备品备件资源共享库的方式,进一步实现行业内资源共享、降本增效。

4 讨论与总结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与招标采购领域的结合正逐步深入,招标采购正在逐渐从集约化、在线化走向智能化。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为例,全国首个应用BIM术的电子招投标项目海南万宁市文化体育广场项目在今年5月顺利完成开评标工作。这意味着工程招投标领域开启了三维模型时代,在电子化招投标后,实现到可视化、智能化变革,并为后续人工智能评标和大数据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作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试点省份,合肥本年将在全国率先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评标系统,运用于招投标项目中的前期审查和评标中,力图进一步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保障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高效。

而目前人工智能在采购及供应链领域应用最成熟的,当数国内阿里巴巴、京东、华为等科技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供应链平台已开始应用于旗下各业务中,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平台深度应用人工智能算法与技术,通过销售预测模型、品类规划模型、动态定价模型、库存分布模型等的综合应用,可实现以下核心功能:

智能预测备货:帮助业务通过历史成绩、活动促销、节假日、商品特性等数据预测备货,有效减少库存。在2017年情人节期间,天猫超市巧克力类商品的销量预测准确率比人工预测提升20%以上,库存周转天数降低17%

智能选品:智能化诊断当前品类结构,优化品类资源配置,实现了商品角色自动划分、新品挖掘、老品淘汰等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如预测出日本某专业级个人美容仪器的销售潜力,提前进行了商品的备货和物流准备,有效地支持该品牌在2016年火爆销售。

智能分仓调拨:供应链中台将需求匹配到距消费者最近的仓库,同时优化调


拨时的仓配方案,最大化降低调拨成本。使用后,天猫超市前置仓库存周转天数降低15%以上,在架率提升10%以上。

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深入及其商业化应用的快速推进,在未来企业采购内外环节协同性将会进一步增强,整个采购过程将变得更为智能与高效,招标采购也会在人工智能应用的渗透下进一步变革,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采购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莹. 我国招标投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2.

[2]杨森. 招投标优化中小企业采购[J]. 中国中小企业,2002(08):26-27. [3]文爱军. 互联网+”为驱动 打造招标采购全新生态链[J]. 招标采购管,2015(08):23.

[4]关华滨. 广州:全面实施电子招标投标的机遇与挑战[J]. 招标采购管,2015(11):17-19.

[5]葛乃聪. 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与传统招标有效融合的探讨[J]. 铁路采购与物,2018,13(01):51-52.

[6]蒋世军.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及趋势[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4):396-33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53bdd203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