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学数学

2023-03-11 11:0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游戏中学数学》,欢迎阅读!
中学数学,游戏

游戏中学数学

作者:王小燕

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2019年第2



游戏也是学习,教师要有这个意识。一般来说,数学内容相对抽象枯燥,如果直接进行讲解,尽管学生能够理解,但兴趣必然不高。对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践行生本理念,依照学习内容进行游戏设计,继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获取技能。

一、在游戏中学,感知数学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数学,并从中感知其魅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游戏。借助游戏,可以将抽象变为直接,化枯燥为有趣;借助游戏,可以更好地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索、在感知中获取数学知识与内容。学生在玩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例如,“不可能”这一内容的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中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进行描述。如果直接讲解,其内容必然枯燥。但是借助分组摸球的游戏,学生便可以从中感知。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组:一组内全部是一种颜色的球,一组内是颜色不一样的球。这样摸出来的球的颜色,几率是不一样的。通过游戏,学生从中感知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他们在感知数学乐趣的同时,也从中掌握了相关知识。

又如,针对“认识图形”这一内容,学生可以借助学具来认识图形。具体来说,教师事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体以及圆柱体等积木,然后把学生分组,并给他们同样多的积木,让他们玩“搭积木”游戏,看看哪组搭建得最高,搭建得最漂亮。通过玩游戏,学生从中认识了立体图形,并了解了其相应的名称。

二、在游戏中练,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上的数学游戏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进行的,它不同于学生的课间游戏教师要充分利用玩游戏来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并巩固知识。

例如,针对“位置”这一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抢位置”游戏,先抢过一个学生位置,继而立刻进行定位,“我在第X组第X个”,接着进行开火车,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口令去抢其他位置,一旦抢到后立刻大声喊出自己的位置。接着再次进行开火车,被抢的学生去抢新位置。这样重复演练,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还能有效营造课堂氛围,为其精彩生成奠定基础。

又如,针对“比多少”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没有必要直接讲解,可以借助游戏进行。具体来说,可以在课前准备不同图形的卡片,让学生玩“拼图”游戏,可以让它们随意拼摆图片,继而引导他们从中发现“同样多、多、少”这三种情况。通过这种观察、比较,学生很快就会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感悟到相应情况,继而也学会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和表达大小。这样学生不仅能在游戏中轻松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在游戏中获取新知。

三、在游戏中做,活跃发散思维

对于数学来说,动手做是其重要形式,毕竟无论怎样讲解,学生最多只能意会,而要想运用、内化,则更多需要动手实践。这里的动手实践,方法有多种,借助游戏方式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游戏,不仅可以淡化练习的枯燥,而且还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不过这里教师需要注


意的是,对于游戏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需要创新游戏形式,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从中感受游戏的乐趣,继而发散思维,学会创新。

例如,针对设计“数学接力赛”这一游戏,引导学生从中分析问题。“桃子6 个,橘子比桃子多2 个,请问橘子有多少个?”对于这一问题来说,就可以请学生进行接力赛。每个学生完成一个任务。第一棒,从“橘子比桃子多2 个”这句话中可以知道是哪两个在进行比较;第二棒,可以从中知道究竟是谁多;第三棒,橘子有多少,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具体用什么方法计算;第四棒,进行列式计算。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活跃了学生思维。

又如,针对“11—20 各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小棒,请学生猜猜究竟有多少根。接着将10 根小棒一捆,让学生从中明白,10 110,一捆就是10 的意思。然后再次组织学生做“摆小棒”游戏,让他们进行任意摆,并从中说说这个数字中有几个10有几个1。通过这种动手实践的方式,学生在做一做的同时,充分动口、动脑,边想、边说、边做,推促学生主动投入,提高课堂效率。

四、在游戏中比,激发内驱动力

这里所提的“比”,虽与竞赛性游戏有所区别,但照样可以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让他们在愉快氛围中主动进行学习。比的形式有多样,可以是同桌之间的比,也可以是小组之间、或者大组之间的比赛……这里关键的是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内在动力,以便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享受数学的魅力。

比如,针对“认识钟表”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通过“小小广播员”这一游戏进行比赛。可以先在卡片上写出电子表时间,或者钟表的具体时间,让学生进行比赛读,看谁说得又准又快;可以让学生各自举着一张写有电子表时间或者钟表时间的牌子,然后去找朋友,即找 )时( )分的牌子,最后看谁先找到。还有就是“开火车”游戏,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赛数数,或者口算,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准…… 多种形式的游戏,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针对游戏,对于学生不太理解的,教师可以先进行游戏示范,接着让学生进行模仿,然后教师做裁判。通过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对新知进行游戏拓展,继而提高学生的竞赛意识。通过比赛,学生对在实际教学中知识的整合变得简单,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对于实践来说,教师要倡导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教材变得具体、直观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意识。

五、在游戏中思,探究数学规律

游戏只是过程,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最根本的是要引导学生从中探究数学规律,便于通过其规律解决数学问题。如果教师只关注游戏方式,却忽略了规律本质,就本末倒置了。因而教师在组织游戏之前,必须要认真研读数学内容,明白其重点与难点;与此同时,还要与学生进行对话,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只有教师明确教学方向,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游戏,才能使学生在游戏中思考并探究其数学规律。

例如,针对“混合运算”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其重点难点就是解题顺序。不少学生经常忘记括号,还有不会处理小数点等问题。具体来说,可以这样设计:先引导学生用各色积木建立四则混合运算规律,让学生有意识地将游戏与解决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让他们分别用不同颜色代表具体符号。学生设计好游戏规则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轮流出题,其他学生进行抢答。


游戏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需要不断设计新游戏,从而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数学课堂来说,只有采用游戏方式,让学生手脑并用,才能推促学生准确理解数学知识,从中探知数学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继而推促课堂精彩生成。

总而言之,借助游戏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学、连、做、比、思,这样不仅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思维的特性,而且还能将数学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从中探索出一条新路,整个数学教学也会因游戏而变得更生动活泼,更富有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冉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ad31e0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