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古诗复习的要点及方法

2022-11-01 11:1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成人高考古诗复习的要点及方法》,欢迎阅读!
成人高考,古诗,要点,复习,方法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成人高考古诗复习的要点及方法

成人高考大纲要求:

1、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古代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情怀、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反抗精神、琵琶女涯沦落的悲苦和无奈、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英雄胆识等。

2、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诗歌运用语言的艺术,体会其优美、精炼、跳跃、含蓄的语言特点。

3、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

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是阅读古诗的高级活动,是指诗歌所熔铸的作者的感情、旨趣、爱憎、哲理,体现作者对生活理念的认识,对社会价值的判断。 针对考试大纲,鉴赏古代诗歌必须具备以下知识。 (一)古代诗歌的一般知识

发展线索:诗经楚辞汉魏晋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等。 古代诗歌的大体分类:古体诗与近体诗(律诗与绝句) 近体诗的格律规定:限字句、定韵脚、调平仄、讲对仗等。 (二)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精炼即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用语准确、生动、形象。如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中的执手一语,准确而形象地刻画出一对恋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他们纵有千言万语要倾诉,但只能泪眼相对,四手相握,情满心中,却语哽咽喉。此执手二字,抵得上千言万语,可见精炼之至。

含蓄诗的语言不能像散文那样直露,要求感情不露,意在言外。如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二句写空城四周群山绵亘,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带着寂寞心情退回。勾勒出一片苍茫凄凉的景象。三四句借月抒怀,暗含国运衰败的感叹。全诗表面看句句写景,细究却句句都蕴含着诗人对故国萧条的感慨,其主旨在于讽喻现实,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其好处是在极短的篇幅中增加诗歌的内涵,引起读者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周瑜赤壁破曹历史故事,既表达了对年纪轻轻就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自己事业无成却华发早生的感慨。

情致理趣诗歌的情致理趣指的是诗歌中那些表现力极强的词句给人的审美情趣。诗的情致理趣与炼字有关,古诗中这类词语很多。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横斜浮动都给人以美的想象及美的享受;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蕴含着一定的哲理。 古诗的语言特点还有跳跃、倒装、谐音、叠字等

(三)古代诗歌中的形象

诗人在创作时,以想象为中介,将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融合成诗歌的形象。优秀的叙事诗,大都塑造出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优秀的抒情诗,总描写出种种客观事物的形象,并且浮现或暗含诗人的自身形象。如陆游的《卜算子》中的梅花,就代表一个孤高寂寞,备受打击和嫉妒,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也保持节操不变的爱国志士形象;于谦的《石灰吟》中的石灰,则象征一位不怕各种打击,不怕粉身碎骨,要留清白在人间清官。

(四)古代诗歌创作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

借景抒情:王国维评论古诗: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

-----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诗人常用的手法。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烟花含情,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无尽思念,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从每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托物言志:大千世界、山川河岳、花鸟鱼虫皆可入诗。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着诗人的感情。如唐人陆鲁望《白莲诗》: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诗人以貌取神,写出白莲的风韵与精神,抒发了处唐末动乱社会中,虽退隐山林,洁身自好,却又关心天下兴亡的情怀,做到了既不即不离,又曲尽其妙 借古喻今:诗人缅怀古人古事、或歌颂辉煌业绩、或感慨千古遗恨,或喻己怀才不遇、或抨击黑暗现实。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借歌咏贾谊,指出封建统治者不重视人才。联系诗人长期遭受压抑的身世,可知其借题发挥的意图。

直抒胸臆:诗人情激于衷,冲口而出,以浅白的语言,抒发真挚的情怀。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卒章显志,一吐心中的郁闷之气,点亮全诗的主题。他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者的心声,表现出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对比烘托:在鲜明的对比中增强读者的感受,利用事物的反差揭示诗人的某种情感。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着重渲染昔日的骄奢淫逸,最后一句写眼前的凄凉景象。强烈的对比寄寓诗人的深沉忧思。

比喻拟人:化平淡为生动,引导读者联想与想象,增加诗歌的内涵与情趣。如杨万里的《红白莲》: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诗人突发奇想,把一池盛开的莲花,比喻为汉代宫中三千美丽的宫女,她们一半浓妆艳抹,一半淡扫峨眉,各呈其美,真是浓妆淡抹总相宜

以动写静:事物总是相反相成,没有动,就没有静。以动写静、动静结合便成了许多诗人常用的手法。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春夜溪山月出惊鸟的幽美境界。月出尚能惊鸟,可见春山之静,而不时传来清脆鸟鸣声,更显春山之静。

虚实相济:为眼前景、眼前事,为想象景、想象事,二者相辅相成更有利于表情达意。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二句叙滞留巴蜀的原因,是实写;三四句想象回家后深夜畅谈的情景,是虚写。眼前之事已入想象之境,寄怀之切尽在不言之中。

夸张联想:夸张是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引发联想以创造意境。例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四句熔夸张联想于一炉,写出瀑布由极高处飞泻而下的磅礴气势。字在联想中透出无限赞叹之情。李白的夸张不是简单放大事实的原貌,而是融入了美好的感情。

此外,还有比兴、铺陈、渲染、映衬等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关键在两点:一是辨识诗中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二是赏析其表现作用和艺术效果。后者需要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尤其需要加强训练。 (五)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是诗人心中的物象,是诗人为表达情感,用艺术的语言写进诗歌的事物和画面,这些客观事物已经蒙上了一层主观色彩,成为诗人主观世界的写照。因此,它们在诗中已超出本身的含义而蕴含深广的社会内容。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作者描写了六种物象,字里行间透出游子天涯沦落的困顿、苍凉与悲哀。

意境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为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b40d3d29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