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品社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主讲搞

2023-03-11 16:3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科版小学五年级品社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主讲搞》,欢迎阅读!
方人,一方水土,主讲,教科,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品社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主讲搞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三个主题——“这一方水土”“我们在这里生活”“同一个名字叫中国”,在这三个主题中又分设了以下几个课题:好山好水好地方、多样的气候、富饶的物产、大米饭 小米粥 青稞酒、农民 牧民 渔民、入乡随俗、西部放歌。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这三个主题来引导学生了解区域间地形、气候、物产资源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在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对于不同地区地形、气候、资源的差异,并不是死记硬背各种抽象的地理知识和数字、名称,而是通过对身边熟悉的事物(如家乡四季的景色、家乡的地形地貌等)进行观察、了解、分析,发现差异并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开展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这些影响的存在,进而形成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态度。

认识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内容,除了本单元外,还有四年级下册的 祖国真大 单元主题,主要是从祖国的面积、疆域、邻国、地形、地貌、行政区划、江河山川等角度展开的。本单元重在从区域的差异,从生产生活、文化习俗方面展开,两者是螺旋上升的关系,可以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应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关于环境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探究,三年级上册 家乡的山山水水 、二年级 我们生活的地方 都有涉及。三者的关系也是螺旋上升的关系,对祖国的认识了解,应当建立在认识家乡的基础之上,爱家乡教育是爱祖国教育的基础,这是把握这三个主题单元的依据。在“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 , “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基础上,《同一个名字叫中国》的主题旨在“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尊重不同地区语言、饮食、风俗习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做到“人乡随俗”,理解祖国不同地区间地理位置、特产资源、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彼此间相互交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力争为这种合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样,气候条件复杂,不同地区存在着




大的差异。

2、探究不同地区的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探究自然环境与经济、文化特点之间的关系。

3. 体会祖国不同地区间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关心西部开发与建设,关注祖国的发展。

4.了解祖国不同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知道祖国的山山水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5. 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6.激发学生为祖国自豪、骄傲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区域间地形、气候、物产资源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激发学生为祖国自豪、骄傲的情感。

四、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区域间地形、气候、物产资源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建议:

1、运用地图等教具进行直观化教学

例如:在教学《好山好水好地方》时,让学生找一找中国地形图上的高原、平原、山脉、河流等,比一比谁找得多,说说它们的位置。还可以将图片按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分类,概括中国地形的一些基本整体特点,如,平原多在东部,河流多自西向东流等

2、巧妙运用多媒体

例如:给物产找家乡。多媒体出示各种各样的物产,如水稻、荔枝、柑橘等作物,耗牛、东北虎等野生动物,找找它们的家乡、产地可能在哪里,说说理由。

3、联系生活实际

例如:为家乡找物产。联系生活的环境,说说家乡主要有哪些物产;和别的地方比较有什么不同。

4、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新知,探究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aea06f4ba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