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场与政府关系

2022-04-08 11:27: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香港市场与政府关系》,欢迎阅读!
香港,关系,政府,市场

香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香港发展的过程中,港英当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长期采取自由经济政策(包括自由港、自由企业、自由市场等政策)政府对经济采取不干预主义,自由放任。但是经过实践证明,政府对经济完全不干预是不行的。因此,进入70年代后,港英政府吧“不干预”改为“不积极干预”,即当私营经济和市场调节可以做出适当的资源配置时,政府就不加以干预,而当它们的调节’配置失当或者失效,出现严重失控或危险时,政府为了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和公众利益,就要进行适度的干预。根据这一政策,香港既坚持自由企业制度,又不完全自由放任。政府不仅致力于创设基本条件,保障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而且积极补救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是所带来的冲击或损失。市场自动调控和政府的有限适度干预,总的目的是使资本配置趋于合理,使资本在市场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作用。事实证明这么做是很有效的,实行政府干预经济使得香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能保证资源比较合理的分配并产生良好的实效,又能保证基本产业的建设发展,还能有力地统筹对外经济工作,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我们知道,市场和政府是两种基本的经济调节方式,然而政府的干预必须是适当的,是以实测为基础的,它必须反应实测的发展变化状况,适应实测的客观要求。当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当干预时,必须分析市场变化的特点,而不是盲目进行调整,就是说,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是密切结合的。但是如果政府干预过于频繁,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而在这点上,港英政府做到了适当干预,与其他三小龙不同,但是其他三小龙在60年代后开始推进经济战略的时候,必须要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香港当时的情况不同,所以较于香港他们政府干预得更加积极,事实证明他们是正确的。



工业化时期的香港1.从转口港时期向工业化时期的过渡(50-60年代) 大陆解放前夕,内地的大量资金,设备从上海、广州等地流入香港,

5 并带去了技术和管理人才。 同时战后我国内地工商界特别是上海的厂家从英、美等地订购了大量的纺织机械等工业设备.此时也因大陆局势变动不再转入内地,而直接启运香港设厂投产。这些内地迁港工业包括纺织、橡胶、五金、化学、火柴等,对于战后香港工业的重建与发展有重大作用。与此同时,面对着局势的变化,过去一直占据优势的英资财团有一些表现出信心动摇。而汇丰以及渣打银行则采取了一些比较明智的措施,为香港的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贷款。东南亚的华侨以及其他外资也大量流入香港。另一方面,了英国和英联邦国家作为香港制造品的重要出口对象外,1953年美国容许港制品输入,此后美国逐步发展成为香港的最大出口市场。这一切无疑对香港的经济发展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就是这样,香港逐步获得了工业化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设备、劳力以及市场等条件,尽管在1957-1958年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经济发展速度到影响,但它终归完成了从转口港时期向工业化时期的转变。1959年,在香港的出口贸易中,港产品的比重已上升到69.6%取代了转口贸易的地位。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香港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为70代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 2.工业现代化、多元化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70年代香港工业的发展过程,具有一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完全相同的特点:出口导向,工业与贸易有共生关系;轻工业占优势;小型企业占多数,适应性强,等等。这些特点是由香港本身所固有的小环境决定的。香港本身缺乏自然资源,工业原料和半制成品主要依赖进口;人多,地小,但拥有世界天然良港;内部市场有限,产品大部份需要出口。香港工业的发展,从原料的输入到产品的输出,都得依赖于对外贸易,如果没有外贸,香港工业以及整个经济就会窒息。另一方面,由于轻工

6 业具投资较少、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适应性强等优点,所以香港一开始便


走上发展轻工业的道路。其它交通运输旅游业等也有较大的发展,被誉为国际航空中心、海运中心和旅游中心。此外畸形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业尤为引人注目。在这一阶段经济发展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金融业的崛起,成为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三个国际金融中心和仅次于伦敦、苏黎世的世界第三大黄金市场。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是在有利的政治、经济、自然条件下形成的。70年代以来,香港政局比较稳定,与东南亚、日本、欧美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同时,随着香港经济特别是工业的崛起和房地产的畸型发展,它需要金融业的发展予以配合,这是促进金融中心的形成和金融资本发展的必要前提。在这样的形势下,大批跨国金融机构涌进香港,使香港的金融结构和经营业务发生巨大的变化,日趋国际化。在香港金融领域中,外资的活动尤为突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对其利弊一直有所争论。但是,它对于促进今天香港经济的繁荣局面,显然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b3935695ef7ba0d4b733b3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