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究竟有哪些呢

2022-08-11 16:0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究竟有哪些呢》,欢迎阅读!
教养,究竟,父母,哪些,方式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究竟有哪些呢?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令德提出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和反应性。要求指的是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标准。反应性,指的是对孩子接受和蔼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 一般而言,权威型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但这是建立在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上。他们会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设立适当的目标,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与此同时,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并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这种教养方式的特点虽然严格但是民主。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

专制型的特点则是严格但不民主。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然有时父母为孩子设立的目标和标准很高,甚至不近情理,但是孩子不可以反抗。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和孩子是不平等的。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比较多的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他们在学校中却有较好的表现。 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则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旦他们的要求不能被满足,往往会表现出哭闹等行为。对于父母,他们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往往缺乏恒心和毅力。

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不很关心,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同时也不会对其表现出爱和期待。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这四种类型虽然是极端的类型,但在现实中,有些家庭的教养方式属于中间型。并且,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父母本身的观念的变化,家庭教养方式也可能会发生改变。整体而言,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该对其多给予爱和关怀,并且父母应在这时更多的控制孩子行为。当孩子长大一些的时候,父母应及时听取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要多和孩子商量,共同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

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

〔一〕 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

民主权威型的学前儿童家长给予孩子适度的关爱与限制, 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 并能接纳孩子们合理的意见和想法。他们互相尊重, 彼此体贴、关心。孩子虽小, 但也和大人一样, 自尊心很强, 父母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们的权利和需求, 对儿童的兴趣加以引导, 挖掘他


们的潜能。例如, 邻居六岁的甜甜曾经按照她父母的意愿开始学习书法, 父母的督促下, 她每天进行书法练习,虽然在书法上有了一点进步, 但是在学习时总提不起精神来。一段时间后, 她父母也觉察到了这一点, 便找她谈话。她向父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说自己的最大兴趣是学拉小提琴。父母非但没有训斥她, 反而尊重她的选择, 满足了她的要求。正如歌德说的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④正因为有了兴趣, 她学拉小提琴非常自觉, 并且在弹奏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把每首曲子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 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 而爱而不娇, 严而有格, 宽松而不放任, 自由而不放纵,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处理好“度”这个问题, 则是家教的成功秘诀。只有尊重孩子, 以理服人, 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绝对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

绝对权威型的学前儿童受到很少的关爱并且受到极大的限制。父母往往一味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 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在这种家庭里, 早到晚都弥漫着“火药味”。父母根本不从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 早已习惯了对孩子发号施令。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的头上, 全然不顾孩子们的感受, 埋怨声、责骂声、争吵声、打架声此起彼伏。当自己的愿望孩子还未达到时, 做父母的往往就会对孩子大失所望或恨铁不成钢; 当发现孩子有过错时, 他们往往不问缘由地大声呵斥、责骂, 甚至大发雷霆、体罚。例如: 我家对面王阿姨家天天打骂声不断。他们不征求孩子的意, 硬是送他去学习钢琴。业余时, 他们又买了好多乐理资料让他学习, 天除了练琴还是练琴。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想练琴时, 父母便是又打又骂, 一顿拳脚相加。一天, 他们儿子碰到我时, 对我说:“阿姨, 我对钢琴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 每天面对键盘, 好枯燥啊!可是爸爸妈妈压根不听听我的想法, 哪怕有一点不符合他们的要求, 轻则动口, 重则动手, 怕啊!”孩子的话使我陷入了深思: 父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心里我们是理解的, 但是要求过分苛刻, 缺少一份宽容和理解的心, 奉行棍棒教育, 这样做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其实, 每个孩子表现出来的水平和能力与其身心发展水平是一致的。如果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实行高压政策, 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 那岂不是拔苗助长吗?

〔三〕娇惯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

娇惯溺爱型的学前儿童家长将自己的感情以及物质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中去。他们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 包揽一切, 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百依百顺, 有求必应, 并且为孩子提供一切的帮助和保护。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事事包


, 并且一味地迁就孩子, 具有过度保护性。例如: 有一天下午, 我班组织幼儿游泳活动, 小舟的爸爸妈妈在午餐前就来到了幼儿园。到了用餐的时间, 见他爸爸妈妈一个帮忙端饭, 一个帮忙拿菜; 一下子喂饭, 一下子又帮他擦嘴巴, 忙得不可开交。快去游泳了, 他们忙前忙后, 又是帮忙换泳衣、泳裤, 又是戴泳帽的; 后来甚至一个帮忙拿游泳圈, 一个抱他去游泳池„„见此情, 我不禁自问: 难道这样做才是家长表达爱的唯一途径吗? 在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跟温室里养育出来的花朵有什么区别呢? 当有一天步入社会后, 你们家长还继续穷追不舍吗? 对孩子给予关爱是需要的, 但也要注意适度。〔四〕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

忽视冷漠型的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给予较少的关爱和限制, 大家彼此互不关心, 放任自流, 任其发展。例如: 我们班的亮亮小朋友, 已经连续三、四天都咳嗽不, 我们向他妈妈反应了这个情况, 并且告诉她长时间咳嗽对肺不好, 让她抽空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但是他妈妈却无动于衷, 根本不带他去医院, 每天接送也不见“药”的踪影。这时, 我感慨万千: 在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孩子, 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 家长无视孩子的健康和需要, 并且也缺乏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 久而久之, 孩子幼小的心灵将会受到极大的创伤。孩子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但他毕竟还是一棵未发育成熟的幼苗, 还是需要受到关爱和呵护的。

果过分宠爱, 处处袒护, 事事包办, 将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c0b712f453610661ed9f4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