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幼孙游戏大滚筒视频案例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2023-01-29 19:2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小幼孙游戏大滚筒视频案例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欢迎阅读!
中小幼,滚筒,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好玩的大滚筒视频案例

中五班 孙慧萍

一、游戏背景

户外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游戏过程中幼儿玩中学,学中玩,仅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四肢协调发展,还增加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探索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提供了半圆形的月亮湾的户外游戏材料,孩子们只是把半圆形的月亮湾竖着放,然后人做上去,像摇篮一样,前后摇晃。

二、游戏实录

镜头一:这时有三个坐在了一个有两个半圆形的月亮湾组成的一个圆形的大桶里,他们三个一起用脚向后倒退着。一个女孩从大滚筒中下来了,剩下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女孩也下来了,男孩依旧坐在大滚筒里,女孩在大滚筒的后面推,男孩坐在滚筒里用脚在地上走,走着走着男孩在滚筒里转了一个身接着坐着,孩也想做就也做了进去,这时男孩发现没有之前滚得快了,于是他钻出了大滚筒,在后面推速度又快了起来。



镜头二:他们的玩法很快吸引了其他孩子的模仿。有另外三个孩子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把两个月亮湾合起来,但是她们这时将两个月亮湾搭在一起,并没有插进去,所以刚滚起来,就分开了,这时走过来一个红衣男孩,他说:“你们要合起来啊?这里有个洞要把另外一个插进去才行。”他很热情地帮助她们,先将两个半圆形的月亮湾平放到地上,将两个插口一上一下摆放好,再用力插进去,在他努力插进去的时候,又来了一位男孩看到他的方法,将另外一个接口用同样的方法插进去。他们两个开始用手敲,但是发现力量不够,插口进不去,于是他们又试着用脚跺,很快插口就进去了,圆形的滚筒就做好了。




镜头三,有两个女孩子手里只有一个半圆形的月亮湾,她们也想搭一个大圆筒,这时她们看到旁边有个女孩子她也只有一个半圆形的月亮湾,她们两个走过去试着说服她和她们合作,一开始那个女孩并没有马上答应,但是另外两个女孩也并没有放弃,继续跟她说着什么,总算同意了,但是她们三个又不会做大圆筒,其中一个女孩想到了红衣男孩,就把红衣男孩请了过来,红衣男孩来了后因为有了前一次的经验,很快找好插孔,直接用脚用力的跺下去,很快就将大圆筒完成,三个女孩很开心,她们马上将大圆筒竖起来,模仿着别人开始了她们新的游戏



三、分析与反思

户外场地上的材料比较单一,只有半圆形的月亮湾这一种材料,但是这种材料具有一定的多变性,这要靠孩子在多次活动中去探索和发现的。所以当有一个或者一组小朋友有了新的玩法时其他小朋友就会竞相模仿,但在模仿过程中有能力的强弱。能力强的孩子一下就能学会,但能力较弱的孩子就需要得到同伴的帮助,红衣男孩在游戏当中是个能力较强的孩子,他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他能一下子发现问题,并且指挥其他孩子一起合作,沟通及探索解决问题。在镜头三中当另一位女孩不同意时,指南的社会领域中指出,能想办法吸引同伴与自己一起游戏,在这里就有很好的体现。另外在游戏中也看到了孩子们有了以下的发展:1.遇到问题,能够自己独立解决了,不再是寻求老师的小朋友了。2.游戏之间会互相帮助,相互沟通和交流。3.会自己转变游戏的玩法,有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4.面对新加入的小朋友,学会了分享,不再是只能自己玩耍了。5.团体合作、互相帮助已成为他们游戏中的习惯,在想法胆量,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6.教师全程未干预幼儿的游戏,完全尊重幼儿自己的决定。

四、下阶段策略

教师要及时的捕捉了不起的儿童,及时发现儿童游戏中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游戏观,要相信孩子,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同时教师要及时关注,提供更多丰富的材料支持孩子的游戏让孩子有更多选择的空间,各材料进行组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c1d082cb8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