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返璞归真”的天籁之音

2022-08-15 10:1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还原“返璞归真”的天籁之音》,欢迎阅读!
之音,返璞归真,天籁,还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还原返璞归真的天籁之音

作者:王敏

来源:《语文天地·小学版》2018年第10

古詩文,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要弘扬传统文化,对此统编教材在编撰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不仅题材极为丰富,而且各朝历代都有所涉及。其目的也是通过古诗文教学,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教学中,一直以教师讲解,学生背诵为主,这无形之中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在践行新课标理念中,对于古诗文教学,也应返璞归真,在尊重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古诗文教学特色,以便真正让古诗文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籁之音 一、要以诵读为基础,在读中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古诗文教学来说,也是如此。传统教学中,虽然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能够理解,但那种理解,更多的是一种照本宣科,是应付考试的。换句话说,也就是这样的理解,是教师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学生的个性理解,最多只能算是学生的复制而已。但在当前古诗文教学中,追求的是学生内化,是学生的个性生动阐述。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古诗文朗读,主动搭建平台,以便让学生进行充分地读,在读中孕育语感,在读中体验情感,继而接受一种精神的熏陶。

从古诗文表达形式来看,其语言更多具有一种音乐美、建筑美,以及绘画美。其内在特有的诗词意境,需要通过学生在反复诵读,多种形式读的过程中进行。从认识生字,理解字词,乃至理解诗句内涵等,每一步,都需要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诵读。读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范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等。教师必须要在学生充分熟读的基础上,再指点他们进行吟诵,其结果必然事半功倍。

比如《别董大》这一首诗,其内容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最后又各奔东西的赠别之作。诗歌意境比较隐晦,既有依依惜别之情,也有豪迈豁达之意,加之该诗押“ün”,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借助解释进行想象,接着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从中感知诗人送别之情。如有可能,还应拓展一些送别之诗,以便让学生在诵读之中,感悟传统文化中的特殊文化,理解古诗文中所特有的送别意象,实现用古诗教古诗的目的。 二、要以品赏为手段,在品中感知诗境

对于古诗文来说,具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美,韵律美。但由于学生与作者所处的年代相距甚远,如果单纯就其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品析,其理解必然是停留在浅层次上的。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资料拓展的方式,引导学生跨越时空,走进作者,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c49400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