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学反思

2022-12-17 14:2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农耕,上册,反思,原始,年级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学反思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南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因及特点。本课教学难点是房屋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预习导学模式教学,我有如下反思:

一:本课教学优点以及我的收获:

1:本节课注重于分析、比较,侧重于两方面的内容,河姆渡居民和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磨制石器的使用,原始种植业的产生,房屋的建造,原始手工业的开始等。

2:是把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南北方原始农耕生活的异同点,进而认识到我国原始农耕文化是南北方共同发展,共同构成了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这节课设计问题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对于河姆渡、半坡遗址的农耕生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几幅劳动工具、农作物、陶器的图片,看图学史,让学生自己去挖掘这些文物中蕴藏的历史信息,还原农耕生活的原貌; 对于房屋特点及其生活环境的关系,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两个遗址所在地


的自然环境,对于这一点,并不采用直接讲述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气象资料图片,自己得出结论;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如何居住得舒适,学生发挥想象后,再揭晓答案,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到房屋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本节课我始终贯彻教学设计的思路,围绕设定的三位目标进行教学。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充分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5:这节课设计问题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预习和观察图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缺点以及本课不足:

1:本节课是新生刚接触的第二节历史课,我没有充分利用教材的文字和图片进行教学及引导学生学习,没有能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模样时不够到位,所以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这是今后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2:在历史教学中,尤其是古代史的学习中,要多给学生展示历史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从而记忆深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c5c8f6170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