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2015人大社会学考研经验谈之初试

2022-12-05 16:2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考研经验】2015人大社会学考研经验谈之初试》,欢迎阅读!
考研经验,初试,社会学,人大,谈之

【考研经验】2015人大社会学考研经验谈之初试

大家好,楼主今年被人大社会学录取,初试总分383,其中政治66英语58,理论135方法124。复试下来在社会学总排名第五,一共招了20个。总的来说政治英语考的不高,专业课救了我。我是从中文专业跨考到社会学期间经历了不懂到模糊再到顿悟、希望到绝望再到希望的痛苦蜕变,但坚持不放弃,最终还是让楼主如愿以偿。楼主从13年就开始琢磨考研的事情,社会学哪个学校好?录多少人?难度多大?各种打听和比较之下,最终确定了人大社会学。早早确定学校,明确目标后就开始寻找考上的前辈。关于初试,人大没有任何参考书目,那如何备考呢?考研论坛上有很多考上的前辈分享经验,在他们的指导下楼主慢慢揭开迷雾,一步步踏上了迈向人大的考研之路。

楼主正式开始复习是在14年年初,在寒假的时候就开始背单词,看社会学理论的书,刚开始复习,感觉很慢,一轮一轮地复习,到后来就会越来越快。有自己的复习计划很重要!一科一科来说吧。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的复习书目我用了两本:《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北大出版社。《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风笑天主编,人大出版社。还有其他书目,但个人觉得,考人大,这两本书足够,最重要的是要借鉴前十年的方法真题来复习。 根据前辈们的指导,我是从九月份正式开始复习社会研究方法的。九月之前我也在看方法的书目,但看过后没什么印象。后来从前辈那里得来方法笔记,对我帮助很大,节省了我大量的时间,楼主按照自己的习惯又进行了修改和删减,并将近十几年的人大方法真题标注在笔记和书上,然后从九月份开始狂背。第一遍背过花了一个月时间,但依旧印象不深。一般来说,第一遍背过大多数人都没什么印象,个人感觉楼主第一遍背得有些慢,后来做好复习计划,每天按计划完成背诵任务,一遍遍地循环,后期背一遍大概需半月,到最后上考场之前大概背了七八遍。

背方法,个人觉得理解至上。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也是可以的。并且旧题重考必须引起重视,在标注真题之后,楼主就发现一些重要题目往往是变着花样反复考,比如科学环”在13年出的简答,14年出的名词解释。15年考的“直方图”是98年考过的。这种例子很多。另外,明了社会研究方法的整体知识框架,对于背诵也是很有用,不至于让你一头陷进琐碎之中云里雾里。一般等你背了一两遍后,整个方法的知识框架就会了然于心,必要的话做个整体知识框架图。

总之,研究方法这一科目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不像理论,而且人大方法的题目也都很基础。方法复习的关键在于“背”背得遍数越多多好。一般大家八九月开始背诵就差不多,一遍遍刷吧。每年考生在方法上的成绩差距不会太大。 社会理论

人大将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老年学这五门统一出一份试卷,也就是一份试卷上这几门的题目都有,让你选做。所以不论你考其中哪个专业,至少要复习三门。但题量最大的是社会学其次就是人类学、人口学,老年学也有涉及。所以绝大多数人选择复习的科目是社会学、人类学和人口学,另外在后期看一些人大老年学老师的论文,楼主也是如此。一个个说。 一、社会学

人大社会学的出题老师这几年都是刘少杰老师,所以楼主的重点复习书目是: 1.《外国社会学史》(第三版)贾春增,人大出版社。 2.《国外社会学理论》刘少杰,高等教育出版社。 3.《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刘少杰,人大出版社。


4.《后现代社会学理论》(第二版)刘少杰,北大出版社。 在初期看书的时候,楼主也看过《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谢立中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谢立中编),想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学家,但当时也就看了一遍,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反复研读的还是上面四本书,能把上面四本书搞透,也基本够了。社会学理论在初试的时候主要任务在于清楚地掌握每个社会学家的理论思想和具体内容,考察的是比较细的东西。而复试则注重整个社会理论的发展脉络等较为宏观的问题。有本书叫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编),这本书对初试作用不大,但对复试很重要,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在初试结束后再把精力放在这本书上,对于初试在有时间的情况下读一遍即可。

楼主由于跨专业,对于社会学理论起初感觉很吃力,连书都看不懂,在三月份的时候看孔德那章,还在旁边标着“‘实证’是什么”,但一直坚持对社会学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最后不知什么时候突然顿悟,对于各理论家五花八门的思想观点甚觉有趣,进而佩服。楼主首先把书看了两遍,然后在六月左右开始做笔记,借鉴前辈笔记,绝大多数自己是重新做了。做笔记的过程也是再次理解、归纳的过程,这一过程下来长进不少。社会学家在四本书上提到的有四十多位,常考的二十多位,楼主主要就把这二十几位社会学家的理论思想整理了一遍,他从来没考过的几位就放弃,剩下的用框架图画出其理论思想。好多人说理论不用背,理解就好,但楼主不背光靠理解就记不住,所以继续拿出死记硬背的功夫。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在背的过程中理解。最初记忆很痛苦,但记过两遍后就能清晰地把每个社会学家的思想复述出来。

人大社会学10年开始侧重对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考察,并且从去年开始,中国社会学了新的考察内容,如费孝通、梁漱溟、孙本文等大家思想。楼主主要通过刘少杰老师论文了解本土社会学,考试的时候果真有考到。所以正如之前前辈提到的,考研还是一场信息战,光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还要了解出题方向。 二、人类学

楼主的复习书目是《人类学概论》庄孔韶,人大出版社。人类学这一本书就足够,把书看两遍,然后做笔记、记忆就差不多。人类学性价比较高,不仅理论中会考察,而且在方法中也有较多的人类学题目,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人类学的复习。楼主也在《人类学概论》这本书上把历年考过的题目标在上面,发现常考的题目往往集中在固定的几章,各位也要做一个有心人,重视对历年真题的研究和利用。 三、人口学

楼主的复习书目是《人口社会学(第四版)佟新,北大出版社、《人口学》田雪原、《人口理论概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最重要的就是佟新那本书,其他两本书仅作补充。田雪原那本书估计绝版了吧,楼主是在淘宝上买的复印本,各位可以动用聪明才智找一找。

人口学的书楼主也不怎么看得进去,直接在前辈笔记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然后开始背,在背的过程中将整个知识条理化、框架化。开始背应该是在八九月份了。人口学同样也有旧题重考的现象,比如前年考的“年龄歧视”,今年继续考。

相比社会学理论,人类学和人口学就比较简单易懂,但很琐碎,社会学理论从古典开始一直到后现代,就那么几个社会学家,比较容易条理化。总之不管哪个科目,学好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使劲钻研。 四、老年学

楼主在后期也就是11月份的时候试着记忆了几篇人大老师的老年学论文。学到后期就会发现,老年学和人口学是有重合之处的。

楼主是跨专业考,到九月份都觉得啥都不懂,大脑空空。但一种莫名的信念在鼓励我,说我在剩下的三个月能“质变”于是楼主继续苦苦钻研,果真在11月份的时候忽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说来跟讲聊斋似的,各位把这段路走完就能亲身体会了。考研这一路有多苦、有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8ae4a3561252d381eb6e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