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关于家乡的年味作文

2022-07-05 12:07: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6年关于家乡的年味作文》,欢迎阅读!
年味,作文,家乡,关于,2016



关于家乡的年味作文

在城里呆久了,人们不是被卷入城市忙碌的快节奏生活,就是迷失于西方节日的乐趣和浪漫。但春节仍是人们最期盼的节日,小编收集了家乡的年味作文,欢迎阅读。第一篇:家乡的年味今年春节,我们一家回乡下老家过年,那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过年的习俗,让我觉得是那么新鲜,那么难忘。农历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回到了想念已久的家乡。车子刚停稳,我就飞快地跑进家门。这时,奶奶正在宰鸡宰鸭,爷爷也在写春联。我高兴地向他们问好,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回来,十分欣喜。随后,爷爷教我和哥哥贴对联。爷爷告诉我们,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贴对联的传统是先右边再左边。我便好奇地

问爷爷: “上、下联和横批都是自右往左读吗? ”爷爷点点头说: “是的。 我们首先贴堂屋大门的春联,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

高,横批:吉星高照。接着贴庭院门口的春联,上联:燕莺新气象,下联:龙马壮精神;横联:马年大吉。爷爷让我们将 “福 ”字写在红纸上倒贴于门上,他说民间有倒贴 “福 ”字的习俗,意为春节福到。原来,贴春联也是很有讲就的。贴好对联,便开始祭祖。奶奶在堂屋的供桌先摆上鸡和猪肉,然后分别整齐地摆好五套碗筷和酒杯,并盛上饭、斟满酒杯。接着,让我点上香和蜡烛,虔诚地插在香火堂前,并摆上糖果。做完这些程序,大约20



分钟后,让我烧纸钱,放了一挂鞭炮。吃过丰盛的年夜饭,我换上新衣服,欢快地跑进巷子里,和小伙伴们放起了鞭炮。天黑了,我们便回家一边围着火炉守夜,一边看春晚节目。终于到子夜零时,伯伯带着我们放鞭炮,意为 “迎神 ”。这时,整个山村都在燃放烟花爆竹,村子上空变成了烟花的海 … …让我想起了《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夜深了,山村又安静下来了,我们也入睡了。大年初一清晨,按家乡的风俗,我和哥哥向长辈拜年,说着 “新年好 ”、 “恭喜发财 ”、 “马到成功 ”等吉祥的祝福,长辈们便乐呵呵发给我们一个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这一天,爸爸妈妈还带我去亲戚家串门拜年。大年初二,我们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亲友,离开了还笼罩着浓浓年味的的家乡。

第二篇:家乡的年味广州的春节,是热闹和欢愉的。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早早地去到奶奶家,帮大人做这做那的。贴 “福 ”字、拍团圆照、摆饭

… …这些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小事,无不充满着我们全家人对新年的憧憬和希望。大年三十晚的年夜饭向来是最讲究的了,通常是要 “八菜一 ”。 每年的汤里必不可少的就是发菜和冬菇,大人们总是会说: “吃发菜,发财就手! ”而冬菇就大多是取 “金钱 ”的意思罢了。那八菜里,一般都会有烧肉,鱼和鸡,象征着来年丰衣足食、身强力壮、年年有余的新年愿望。热气腾腾的 “九大簋 ”上了桌,扑鼻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我和


哥哥都迫不及待地开动啦! “哇!那碟白切鸡看上去很好吃耶,不管三七二十一,夹上一块再说。 ”我心想。但我总是 “一不小心 ”就夹了块最大的鸡腿肉。这不,还没吃完呢,就已经想要块叉烧了。小孩子们总是吃着碗里的,看着碗外的。不一会,原本碟子里堆得厚厚的肉和菜已经被横扫一空。传入耳中的是大人们和奶奶聊家常的欢声笑语 … …广州城,又名 “花 ”。俗话说 “广州过年,花城看花 ”,在广州过春节,一定会有 “逛花市 ”。这一个古老又有历史文化沉淀的过年习俗。吃完丰盛的年夜饭,我们一大家子就迫不及待地去逛花市咯!我们选择了离家最近而且可以看江景的海珠花市。在涌动的珠江浪潮的衬托下,海珠花市显得格外迷人:人山

人海,人潮涌动。人们在卖粉红色桃花摊档的金黄色灯光下显得红光满面。在各种各样的花档前,一定会有正在讨价还价的人群,我认为这并不是吝啬或是小气的表现,而是多少年来,广州人在逛花市时的一种独有民俗。街道两旁的鲜花已经开满怀了,随处都可见她们娇羞绽放的身影:天真烂漫的粉桃,雍容华贵的郁金香,国色天香的大牡丹 … …走在花香袅绕、灯火辉煌的街上,我感受到了过年的浓厚喜庆气氛,迫不及待也想要去买花啦!老妈使出砍价的 “锏 ”,以20元两盆的价格买下了两株风信子和几束百合,大获全胜啊!第三篇:家乡的年味算算日子,下个星期二就是我们老家过小年的日子,对我们湖南邵东的来说,这天称为小团圆,其重要性不亚于除夕。





因为天冷,我们那冬天基本是一周才洗一回澡的,但是团圆这天,一定要洗个澡,老人们称是洗去污秽,去旧迎新的意思。到了晚上,一般是要做上八个或是十个菜,一定要双数,意欲圆满。开饭前要开堂屋,请老客进门(请过世的先人长辈来吃团圆饭),然后喊着先人的名称(如爷爷、奶奶、大伯),请他们好好享用,再敬酒,敬完酒是要撒在地上的,不能喝。做完这一切,等个两三分钟,再大声喊 “送某某先人慢走,保佑我们子孙如何如 ”。说完了,再放挂鞭炮,就可以正式开餐了。过了小年,家里有猪的开始杀猪,没猪的也要开始买肉,一般至少是买半扇猪肉,因为我们那里有做熏肉的习俗,吃不完的往窗外一挂就成,湖南的冬天一般都很冷,肉放在

外面一夜保管冻得硬硬的,比放冰箱环保多了。到了年二九这天,家家户户开始贴春联,有买的,也有村里的老人们自己写的,家里有几扇门是对着外面的,就要贴多少春联,这活很多小孩子都喜欢干,爬高爬低乐得不行。到了下午的时候,家家户户开始煮年更萝卜,用大块的筒子骨煲个三五小时,到年饭的时候再舀出来吃,那真是满嘴里留香,还特别解肥腻。再说年饭,也是要求八菜或是十菜以上,双数,一定要有鸡有鱼,鱼代表年年有余,米饭也一样要多煮。这个鸡而且是有要求的,一定要是公鸡,不能是阉过的,要整个炖,有头有尾,因这饭前要祭祖,要在整鸡上插上香,供奉给祖先们吃。祭祖之后就能把鸡重新加工一下给我们吃了。除夕这天,吃过晚饭后,




亲戚邻居就会来凑热闹,打牌的打牌,看春节联欢晚会的聚一堆,小孩子拿了压岁钱的开始斗富,到了12点家家户户也是要放挂鞭炮。如果有远在外地的亲人,就会忙着打电话拜年。到了初一这天,是不能睡懒觉的,一定要早早的吃过饭,开着等拜年的人来,绝不能让人家在门外面等。瓜果糖是必不可少的,成年的男人是一定要派烟的,不管是抽或是不抽,亲近的人家来了,还要奉上红枣糖水以示尊敬。而我们这些小孩子也是要派出去拜年的,而且是有规矩的,一定要先给村里辈份最大的先拜年,再给最亲的长辈拜年,然后才能去邻居家拜年,如果去得晚了,别人会认为没有礼貌,得到的糖果就会少很多。而给邻居拜年,进门前一定要大声喊 “XX,我来拜年了 ”,如果不喊,邻居就会逗人 “你是谁啊,我怎么不认识你啊 ”,而事实上,确实有不认识的外村小朋友来拜年,但他们嘴甜,到了门口就大声喊 “晚晚,晚娘(叔叔,婶婶的意思),我来拜年了 ”。于是,就会得到一大堆的糖果和瓜子,小朋友都会自备一个大口袋出门的哦。年初二,有娘舅的,一定要去舅舅家拜年,而有几个舅舅的最头痛,因为家家都会留饭,不去的话就要被说,结果经常我们三兄妹被拉进三个舅舅家分别吃饭。年初三至初八,就是我爸的兄弟们家轮流请客吃饭,一大家族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真是比飞机场还要吵,但那时,孩子们都只觉得很开心,很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a68b10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