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二考研真题

2022-05-07 09:2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0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二考研真题》,欢迎阅读!
西南财经大学,真题,经济学,考研,2010

西南财经大学2010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学二试题及解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辨析题

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都是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因此二者没有什么不同。

答题要点:1.首先阐明观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分别阐释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和产生方式(见教材)

二、简答题

1、分析资本积累对资本构成的影响。 答题要点:1.阐明资本积累的方式



2.资本积累是资本构成发生变化(见教材)

2、一大段关于新农保的材料。 分析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刺激当前农村需求的意义。 三、论述题

1、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分析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的意义。 答题要点:1.首先阐明劳动创造价值这一观点



2.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阐释

3.从商品价值的实现和促进消费的角度结合现实谈意义

2、理解对非公有制经济非禁止即自由的新思路。

答题要点:1.首先阐明非公经济的概念和对非公经济发展的定位。



2.具体结合现实谈非禁止即自由的新思路

西方经济学部分 四、 图形分析

P价格 AS总供给 Y收入 1AS的意思。

2、图形1与图形2AS为什么不同?

五、经济体有三个不同的收入阶层ABC。其中Y代表收入,C代表消费,1代表第一个


时期,2代表第二个时期,且Y (A1)>Y(B 1) >Y (C 1)Y (A 2)>Y (A 1)Y(B 2) =Y (B 1)Y(C 2)< Y (C 1)b=MPC=C/Y,且b (A 1)>b(A 2))b(B 1) =b (B 2)b(C 1)= b(C 2)。经济体由非收入因素决定的消费水平为常数且在这两期保持不变 1、写出C1C2的代数式。

2C2相较于C1有何变化并给出原因。 答题要点:根据公式求出C1C2

六、阐述伯兰特理论的基本内容,并给出经济学含义及其局限性。

详细答案:

1.伯兰特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伯特兰(Joseph Bertrand)1883年建立的。古诺模型和斯塔克尔伯格模型都是把厂商的产量作为竞争手段,是一种产量竞争模型,而伯兰特模型是价格竞争模型, 伯兰特模型的假设为:

1)各寡头厂商通过选择价格进行竞争; 2)各寡头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

3)寡头厂商之间也没有正式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2.前提假定:

伯兰特模型假定,当企业制定其价格时,认为其他企业的价格不会因它的决策而改变,并且n个(为简化,取n=2)寡头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AB两个企业的价格分别为P1P2 ,边际成本都等于C P1=P2=C

3.伯兰特模型的推导和分析

根据模型的假定,由于AB两个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所以消费者的选择就是价格较低的企业的产品;如果AB的价格相等,则两个企业平分需求。于是,每一个企业的需求函数如图. 因此,两个企业会竞相削价以争取更多的顾客。当价格降到P1=P2=C时,达到均衡,即伯兰特均衡。 结论:只要有一个竞争对手存在,企业的行为就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一样,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4.伯兰特悖论


根据模型,谁的价格低谁就将赢得整个市场,而谁的价格高谁就将失去整个市场,因此寡头之间会相互削价,直至价格等于各自的边际成本为止,即均衡解为: 根据伯兰特均衡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1.寡头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MC

2.寡头的长期经济利润为0 这个结论表明只要市场中企业数目不小于2个,无论实际数目多大都会出现完全竞争的结果,这显然与实际经验不符 5.局限性

伯兰特模型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它的前提假定有关。从模型的假定看至少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①假定企业没有生产能力的限制。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它就无法供应整个市场,价格也不会降到边际成本的水平上。

②假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完全相同,就可以避免直接的价格竞争。 6.评价

伯川德模型假设价格为策略性变量而更为现实,但是它所推导出的结果却过于极端;但由于与现实不甚相符而遭到了很多学者的批评。这是我们为什么将其称之为伯川德悖论的主要原因。因此,学者们在研究市场中企业的竞争行为时,更多的是采用古诺模型,即用产量作为企业竞争的决策变量。

七、贸易前国内均衡价格低于世界市场价格,联系图形分析自由贸易后对出口国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市场总福利的影响。

答题要点:画图分析(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价格升高,但国内的消费者剩余减少,生产者剩余增加,市场总福利上升。

八、价格上升会导致人们对该商品消费的减少,这是经济学家也非常肯定的。但工资的上涨是否会使人们增加劳动供给,经济学家也不能肯定。运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这两种情况。

答题要点:1.画出背弯的劳动供给曲线

2.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用的大小关系分析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会出现背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ab3da5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