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浅析

2022-05-06 16:46: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浅析》,欢迎阅读!
浅析,财务管理,加强,电力,企业

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浅析

摘要: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作为电力企业管理的核心,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对于改善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电力行业的电力体制改革、实现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致力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助于电力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财务能力,优化配置财务资源,充分发挥财务潜力,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行业的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电力企业也逐渐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因此,电力企业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财务管理这一企业管理的核心,致力于建设集中化、动态管理的财务管理系统。虽然当前己建立的六统一、五集中、两融合财务系统,开启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推进来财务管理的建设。但是当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仍存在许多不足。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致力于完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推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电力企业财务管理 1.1电力企业财务管理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包括资金管理、成本管理、收入与利润管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资金管理。资金的管理包括筹资管理(对筹资渠道、投资决策、金融市场进行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对现金、货币资金、证券、存活、账款的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包括固定资产需要量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固定资产支出预算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结构配置、固定资产日常控管体系)成本管理。电力成本包括发电、供电、输变电成本。成本管理要以经济、全面、因地制宜以及责权结合为原则。电力成本管理具有单一性、按生产经营环节划分、受客户用电影响、成本构成要素独特等特点。收入与利润管理。电力企业的收入管理的内容包括代电收入(电价及电力销代收入)、修造产品收入、修理试验等劳务收入、其他销售收入(材料及燃料转让费、技术转让费、三废产品治理费用、材料加工费)等。电力企业收入具有政策性、及时性以及营利性等特点。电力企业收入管理要求制定并执行营收计划及对日常营业收入的管理。利润分配应在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兼顾各方利益,包括弥补前年亏损、所得税缴纳、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提取、利润分配。

2、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现状及问题 2.1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电力企业长期的垄断经营使其成本效益意识略显不足,但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开放,随电力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和企业兼并的加快,电力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提高竞争力、稳定发展的关键。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有助于解决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优化资本结构、制订多元投资计划、确定利润分配制度、建立并完善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有助于电力企业创新化、知识化,通过创新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使企业重视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推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2.2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电力企业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因此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倾向于往集约化和信息


化发展。由于省级和国家级电网管理集团的建立,资金集中运转,集约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己经建立,可以实现财务的集中实时动态管理。目前的一体化电力企业信息平台虽己建立,但仍不足以支撑集约化的财务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部分企业的ERP建设滞后以及系统信息化建设不同步。 2.3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不够重视企业财务管理

部分电力企业管理者不够重视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使得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意识淡薄。此外,管理者未正确了解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也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2.3.2财务管理的目标过于片面

大部分电力企业管理者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向有所偏离。其实,知识资本的累积也是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知识资本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兼顾协调各方利益。 2.3.3企业财务控管不合理

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如行业垄断、政企不分、缺乏成本、服务和发展意识等问题仍严重影响着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使得财务控管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企业财务控管能力不足、会计信息失真、风险控制系统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2.3.4缺乏财务风险控制意识

长期处于国家垄断经营的模式使得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意识不足。电力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包括政策性风险、投融资风险、经营性风险、成本控制风险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电力行业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力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不断加大。但是电力企业的风险控制意识未与所面临的诸多风险相适应,风险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 2.3.5财务人员素质需要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对我国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力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有待加强,多数财务人员只具备良好的会计核算能力但不具备财务管理的能力,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并完善财务机制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结合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机制,使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有据可依。新的产权理论和制度的出现为建立财务机制、完善财务机制理论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应抓住机遇,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3.2增强财务管理意识

加强财务管理是落实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财务管理工作。树立企业全体员工,从企业管理者到普通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积极动员员工参与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来,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的被动局面。转变企业财务人员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观念。 3.3加强成本管理


改变电力企业长期以来轻成本利润的观念。要加强对企业成本的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组织系统地预测、计划、控制、分析和核算,充分调动职工降低成本的积极主动性。建立并完善成本管理制定,进行财务人员的具体分工,严格规范会计核算制度,保证企业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3.4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加强财务风险控管

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财务风险的管控。要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管控,企业首先应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培养财务人员客观预测风险的预测能力,科学规避风险的决策能力,全面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尽可能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3.5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企业应当致力于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企业财务人员队伍。引进高素质的财务人才,注重对财务人员的培训,鼓励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其专业素质,为企业推进财务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4、结论

财务管理是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企业管理核心。因此,电力企业应该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及自身财务工作的特点,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模式,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蔚国红.浅析我国电力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和对策[J].北方经济. 2011(12). [2]张莉.关于电力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2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b6c0a3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