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乐曲名称简要解说

2022-12-24 08:1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乐曲名称简要解说》,欢迎阅读!
古典诗词,简要,乐曲,解说,常见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乐曲名称简要解说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乐曲名称:

1.《杨柳曲》:汉乐府古曲,有时也作《折杨柳》《怨杨柳》《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抒写离别之苦或思乡之情。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杨柳》曲勾起了征夫的离愁,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又因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而不能,离情更苦。

2.《关山月》:乐府曲调,也称《关山》,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和家人互伤离别之情。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诗中关山即《关山月》曲调,诗人借此表达了征戍者的离家思归的别情。

3.《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此句只用《行路难》一曲就表现了在天山雪后海风寒的恶劣环境中将士们行军的艰苦。

4.《霓裳》:唐代著名乐曲,是《霓裳羽衣曲》的省称。本传自西凉,经唐玄宗润色修改而成,是演奏难度很大的大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里的霓裳羽衣曲借代唐玄宗得到杨贵妃后终日沉湎歌舞酒色中的生活。后多指美妙的乐曲。如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0初为《霓裳》后《六幺》。表现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5.《六幺》:唐代著名乐曲,也称《灵要》《绿腰》,后泛指美妙的乐曲。如欧阳修《浣溪纱》: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这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觥筹交错的场面,词人沉醉其间的神态跃然纸上,其中也暗含了词人借嗜酒耽乐以排遣苦闷的感慨。

6.《梅花落》,简称《梅花》《落梅》,笛曲名,曲调悲凉,常表达怀乡的主题。诗中运用时多作双关,既指梅花飘落,又指梅花落曲调。如高适《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同时又构成一种虚

1 / 3






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这就表达了战士的思乡之情。7.《阳春》《白雪》,古琴曲名,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

后用以指高雅深奥而不易为一般人所能欣赏的文艺作品,或喻指知音难觅,或形容人的才能出众。如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李白以《白雪》比喻自己的志向情操,他对青蝇一样的势力小人十分厌恶,虽无可奈何而又觉得无需同他们计较,抒发了自己在烦恼中自得清高的志士情怀。

8.《玉树后庭花》,又称《后庭花》《后庭遗曲》,相传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反映宫廷淫靡生活的乐曲,后人视为亡国的靡靡之音,诗中多用来讽刺统治者沉湎声色、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寄托吊古伤今的感慨。如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面对统治者不以国事为怀,反以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的现状,诗人用婉曲的笔调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

9.《凉州》,也称《梁州》,原是凉州民歌,唐玄宗时的西凉都督郭知远进献给朝廷。当时的演出遭到许多人反对,说能引起悖动之事”“播迁之祸。如杜牧《河湟》: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诗人抓住那些富贵闲人陶醉于原从河湟传来的轻歌曼舞这样一个细节,将唐末统治者的醉生梦死之态揭露得淋漓尽致。

10.《桃叶歌》《竹枝词》,《桃叶歌》本是晋代王献之为爱妾桃叶所作的歌,后用以表达美好的爱情;《竹枝词》是巴渝一带的民歌,声调婉转动人,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表达的多是怨苦之情。

如刘禹锡《堤上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人巧妙地借当地人民爱唱的民歌,表达了自己遭贬谪、受打击的无限怨情。

11.《梁甫吟》,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诸葛亮躬耕归隐时曾以本曲吟咏二桃杀三士故事,通过对死者的伤悼,谴责谗言害贤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e4a3b3a08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