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3-01-01 19:5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欢迎阅读!
教学,情境,语文,运用,体验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陈国进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9年第6



要:教育制度在不断改进和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则能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学生集中于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谈论后,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关键词:情境体验式教学;小学语文;运用

要想让学生重新对语文学习有兴趣,首先就要摆脱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课堂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在情境体验式的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根据老师的提示自己思考、探索,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利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设计巧妙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能认真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在这样有趣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也会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即使没有老师,他们也会更积极、主动、活跃地加入到问题的探索中去,思维也会更活跃,这对于老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效率都极有帮助。

例如,教学一年级《动物儿歌》时,由于学生掌握的汉字较少,对于拼音的运用还不太熟练,所以在学习语文时,看到这么多文字的文章时就不太情愿去学习,渐渐地对于语文就失去了兴趣,不愿意参与到课文的朗读学习中,但是识字就是一个听说读写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在学习这节课时,老师可以事先让学生谈论各自喜欢的动物,然后回家自己尝试做做自己喜欢的动物卡片,老师也准备一些课本中出现的动物插图,当读到一句时老师就拿出一个动物的卡片,并让学生展示儿歌中动物的行为,就这样念一句演示一个,这样一下子就使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变得更亲近,也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当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后,教师再让学生拿出自己做的其他动物的卡片,让他们进行合理想象,比如这些动物会喜欢什么?会做什么等等。然后老师就利用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字“兔”“卜”“青”等,因为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进一步学习他们就不会讨厌,认为是负担,而是想学、爱学。

通过这样的巧妙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这样的教学不再像以前的学习那样枯燥、严肃,而是为学生营造良好、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趣味,自然就会对语文学习有兴趣,就会自主去探究语文

二、融入情境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深入课本,体会学习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学习语文都是依靠老师进行讲解,自己将老师的讲解死记硬背下来,应付考试就行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觉得学习语文很痛苦,很枯燥,在进行一些简单的阅读理解的训练时总是很难得分,这都是因为他们学习语文时缺乏思考,学习语文停留在表面。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来改变这种情况。

例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因为这篇课文比较简单,基本上就是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但是这篇课文仔细研究就会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三次对话中,它们的情绪是不同的,在课文结尾青蛙和小鸟都笑了,但是它们的笑却是不一样的,这些都是值得去学习、去探究的,为了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老师不要直接就给学生进行分析,可以进行角色扮演,邀请三个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小鸟和旁白,进行情境演绎,这样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自己探究课


文内容。当学生在扮演时,体验人物性格,对人物的心理、口气进行揣摩,然后模仿出来,当学生自己去探究,其他学生对演绎者的语气,表情提出不同的异议,然后在集体的探究中寻找到更贴近的感情。

在这个演绎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体验人物,发散思维,自己进行探究课文的内容,在不断的尝试中,提高自己对课文的分析能力,学生就不会再觉得课文枯燥,在进行阅读训练时,也能轻松应对。

三、进行情境体验式教学与学生产生共鸣,培养想象力

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时常会接触到许多优秀的文章,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这些文章中蕴含的情感,道理可能光依靠学生的朗读是不能深刻体会到的,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引发学生与文章的共鸣,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的三观等。

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时,这篇课文有着很浓厚的感情,但是学生只通过自己去阅读其实不能完全感受到文章中的感情,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利用一些图片和音乐,在教学时进行播放,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容易融入那些情境中,深刻体会到老人去世后那悲伤的氛围,让学生仿佛看到在老人遗像前,海鸥成排送别的悲壮场景,从而涌起对老人的思念、对海鸥行为的赞赏。当有了这些情感体验,再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如果自己是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你可能诉说什么?

这样通过一些巧妙的情境引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共鸣,不仅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文章,还在不断发散思维,培养想象力。

总之,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对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有很大作用,通过巧妙的情境设计、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发散思维,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爱上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任丽英.体验式学习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新课程教学,20142:38-41.

2]李海芳.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作家选刊,201622.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论文,课题为《小学语文“情境体验式”教学法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8-287

编辑 王亚青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e84adfd01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