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送杜十四之江南》

2022-04-08 17:13: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送别诗——《送杜十四之江南》》,欢迎阅读!
江南,送别,杜十四

送别诗——《送杜十四之江南》

《送杜十四之江南》原文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杜十四之江南》鉴赏唐时所谓进士,为后世所谓举子(举进)

得第者则称前进士

由此可见,杜晃此去东吴,是落魄的。

荆吴相接水为乡,诗开篇既未点题意,也不叙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宽解安慰的语气。

荆吴相接,意同天涯若比邻,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 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往往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胸怀的意思。 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

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

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着一字,造语洗炼、含蓄。

君去春江正渺茫

此承水为乡转到正题上来,语仍平淡。

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渺茫是眼前景,全似信手拈来,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


春江渺茫,正好行船。

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还是恨君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

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

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鲜明对比。 阔大者愈显阔大,渺小者愈显渺小。 因此而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 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

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前三句饱含感情,但又无迹可寻,极为含蓄。

末句则卒章显意:朋友远去了,孤帆远影碧空尽,送行者纵目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第四句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断人肠点明别情,却并不伤于尽露。

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铺垫充足,结句点破,水到渠成。 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

此诗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弥长,已经具有诗人风神散朗的自我形象。

而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勾画出诗人怅然远望的送别之态,十分生动。


读者在这里看到的,与其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闻一多《唐诗杂论》)

全篇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颇富神韵。 《送杜十四之江南》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e8cf26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