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2022-04-17 17:0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桃花源记》,欢迎阅读!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导学案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一名潜,世称 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一生著作很多,现存诗歌120多首,辞赋和散文10余篇,而成就最高的是诗歌。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二、文体简介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记述事物的文章,属散文范畴,可记物、记事、记游,还可写景、议论、抒情等。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中无杂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晋太元中 便得一山 鸡犬相闻 得其船 闻有此人 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出郭相扶将 眈眈相向

欲穷其林 忘路之远近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渔人甚异之 得其船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三、字词积累 1、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古今异义

芳草鲜美..

复前行,欲穷其林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妻子..邑人 无论..魏晋 此中人语 寻向所志 阡陌交通..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遂与外人间隔 不足..

为外人道也 不足为外人..

道也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未果 3、同义词

都: 邀请:

4、一词多义

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复前行 不复出焉 答之 寻向所志 寻病终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5、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初极狭,才通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欲穷其林 此中人语云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2)省略句

7、成语(找出本课蕴含的成语并解释)

四、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

2、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桃花源是个理想社会的?具答之 处处志之


五、合作探究

1、阅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揭示武陵渔人一连串心理活动的词语,并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2、作者是怎样描绘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描写桃花林有何作用? 3、阅读第二段,思考: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2)桃花源中有哪些美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阅读第三段,思考:

1)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2)桃花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3)作者为什么要写桃花源人来此地的原因和经过?

4)作者写他们“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4、阅读第四、五段,思考:

1)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文末写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有何作用?

六、探究升华 1写桃花源如此美丽如画、祥和安宁的境界,为何又要说其中生活的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渔人的品行如何?

3有人说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4、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eb99f71680203d8cf2f24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