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2022-03-25 12:4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欢迎阅读!
牛山,古往今来,何必,如此

---------------------------------精选公文范文--------------------------

古往今来只如此,

山何必独沾衣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抑郁。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诗人的愁闷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精选公文范文----------------

1


---------------------------------精选公文范文--------------------------

除了因为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有关。这位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精选公文范文----------------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ed1d936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