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文教学方法探索

2022-10-16 10:1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古文教学方法探索》,欢迎阅读!
教学方法,古文,探索,初中

初中古文教学方法探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文既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人教版现行语文教材古文的阅读篇目不断增多,在各种语文检测中古文占得的比例越来越大,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古文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伟大智慧,包括文学、思想、人文景观,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库。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古文离我们的年代久远,古今汉语变化大,生活背景大相庭径,学生阅读障碍重重,综合考查学生语文能力。我执教初中语文教学以来,认真研究古文教学的课题,立足于古文基础和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古今汉语对比,探索古今汉语发展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精读与泛读结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谈谈本人在古文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与同仁商榷,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一、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什么是古文呢?古文就是新文化运动之前留下来文字。古文从体裁上又可以分为诗、词、歌、赋、古体散文、曲、小说等。古文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不仅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推进了整个世界文化的进程。唐代日本远渡重洋到长安学习汉族文化,至今日本文字留存着汉文文字。韩国国旗有水火日月等八卦图案,韩剧的基因就是儒家文化。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就是中国的国学经典。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强调了古文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古文学生可以吸收语言营养,积累古代词语与佳句,了解古代风土人情、典章制度,熟悉古代写作手法,通过文章诗词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背景。诗是语言中的盐,古诗是盐中之盐,古诗平仄对仗十分恭稳,语言精练,表达精准,富有强烈的节奏感、韵律感,语言含金量大,阅读文学生受益无穷。

古文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我们祖先从洪荒草昧古代走来,开始没有什么可以仿学的,与大自然相容相处,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师道自然,有着丰富的智慧,阅读古文可以学习古人的智慧,养成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例如老子的《道德经》 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短短五千言,阐述宇宙深刻的道理,后来很多科学的研究证明了道德经所说道理,可见老子的智慧之高。

阅读古文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例如《大学》就是教导人们成圣成贤,引导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学生保持专注的心灵,排除外界的干扰。通过阅读古代经典,学生立下远大的志向,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驱动振兴中华的动力,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美好中国传统文化奠基中华少年的灵魂。 二、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古文文字艰深,初中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出胆怯的心理,树立学好古文的信心,通过长期的摸索,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是有效的方法,兴趣可以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集中学生专注力,驱动内在动力,开发语言潜能,驱动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1.营造课堂情境。

课堂情境就是通过声音、视频、文字把把课文背景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目的就是通过情境营造激发迫切学习的求知欲望。例如《关雎》我播放本课的课件,溪水淙淙,春鸟鸣鸣,男女对岸而歌,恋情随风荡漾,青山为盟,钟鼓乐情,视频图文并茂,抑扬顿挫,朗读


诗歌,富有韵律感的声音深深感染着学生,学生陶醉在诗歌的情调之中,酣畅淋漓,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兴趣盎然。 2.引导学生观看古文化遗址。

引导学生到古文化遗址现场参观,可以激发学生无尽的联想与想象,上面还有文字记载,南江地处大巴山麓、川陕古道,兵家必争之地,留下很多文物古迹,韩信月下追萧何、诸葛寨、黄柏林等。例如黄柏林有这样的诗句:皇柏苍苍甲天秀 ,青龙滚滚绕集州,饱经沧桑今何在?望碑应树植何手。学生看到沧桑古树参天,林海茫茫,河水浪卷波飞,结合诗句,触景生情,诗画融为一体,兴趣高昂。 三、优化方法,突出实效 1.鼓励学生做对联。

对联是古代应用文的一种体裁,直到沿用到现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形式短小,词句恭稳,读起来来朗朗上口,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快餐,费时不多,费事不大,同时丰富语言,可以使学生的语言更加疑炼、简洁,是垂词炼句的好方法。我在教学中不断推广,具体操作是这样:我每上完一课时,主题确定让学生自做对联,老师点评,开始要求低,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要求自然提高,最初是仿写,逐步达到自己创作。有个学生这样做的上联古树千年书沧桑,下联是江河万代挥豪情横联是岁月无疆,对的比较恭稳,作为初中学生写得很不错。我鼓励学生在作文应用中创作对联、文章妙然生辉,学生有着极大对联写作兴趣,呈现出创作阅读的良性循环势头,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2.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就是把风格相近或相反的古文放在一起阅读,感悟古代作家独到的字词风格,感悟他们细微的区别,这样提高对古文的鉴赏水平。李白与苏轼都是豪放派,但是他们又具有不同的风格,博大境界构成内涵不同。诗歌抒情说理不同、时代风气与追求的信仰不同,导致他们风格的差异。引导学生仔细品味,不仅对词句有所提高,而且学生独特语言风格形成,语言艺术走出自己特质。

总之,古文教学对语文老师是一大挑战,但是只要立足于古汉语教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泛读与精读有机结合,我们古文教学就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00af02ff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