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安石与佛教

2022-11-11 09:1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王安石与佛教》,欢迎阅读!
王安石,佛教

北宋士大夫与佛教关系密切,其中王安石与佛教的关系尤受学界瞩目。这是因为,王氏在宋神宗熙宁年间曾领导过 影响 巨大的变法运动,一度成为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然而,自熙宁九年(1076)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至元祐元年(1086)逝世,王安石的生活境遇、 社会 交往皆与昔日在位时不同,由此引发了其处世心态的某些变化,而心态的变化又进一步促发了学术兴趣的转变。苏轼在《王安石赠太傅》制词中谓其“少学孔、孟,晚师瞿、聃”[1],正说明王氏晚年学术趋向的这种转变,而“晚师瞿、聃”正发生在他罢相退隐的这十年间。晚年王安石倾心于佛教,与僧人交往频繁密切,这些非但对其自我心理的调节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更为王氏在学术 研究 文学创作上开拓出一方崭新的天地。因此,王安石生命中最后十年的佛缘备受学术界关注,催生出不少研究成果[2]。本文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王氏一生与佛教的因缘,并对其佛教思想和佛理诗创作进行客观的 分析 评价。 王安石对佛教的认识与态度

对事物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往往取决于对该事物的态度,王安石晚年如此热衷于佛教,那么原先他对佛教的态度又如何呢?这从王氏好友、著名古文家曾巩和他开的一个玩笑中可以看出来。宋僧惠洪《冷斋夜话》卷6“曾子固(巩)讽舒王(王安石)嗜佛”条记载:

舒王嗜佛书,曾子固欲讽之,未有以发之也。居一日,会于南昌,少顷,潘延之亦至。延之谈禅,舒王问其所得,子固熟视之。已而又论人物,曰“某人可秤”。子固曰:“弇用老而逃佛,亦可一秤?”舒王曰:“子固失言也。善学者读其书,惟理之求,有合吾心者,则樵牧之言犹不废,言而无理,周、孔所不敢从。”子固笑曰:“前言第戏之耳。

曾巩崇佛是假,王安石 “惟理之求”却是真。在他心目中,在学术上,无论佛、老,哪怕是“樵牧之言”,只要合乎道理,便可采纳。众所周知,曾巩对佛教是极端排斥的,他的一句玩笑话,令王安石道出了“嗜佛书”的理由:他将佛教视为诸多学说中的一家,并不因为它是外来宗教,就对之抱有偏见,判为“异端”

王安石对佛教客观和宽容的态度,在主政时期已有所表现,他与神宗曾有过如下对话:

安石曰:“„„臣观佛书,乃与经合,盖理如此,则虽相去远,其合犹符节也。”上曰:“佛,西域人,言语即异,道理何缘异?”安石曰:“臣愚以为苟合于理,虽鬼神异趣,要无以易。上曰:“诚如此。[1]

这段话表明君臣两人对佛教的态度都很通达,王安石将佛经与儒家经典相提并论,认为两者若合符节。神宗亦认为佛陀虽说异域之语言,但所说“道理”和儒家似无二致。从王安石这一面来说,他的这种态度和言论,在当时的确难能可贵。北宋士大夫中不少人视佛、老为异端,无论是孙复、石介那样的真心排斥,还是二程等那样的表面排斥而暗中吸取,或是苏轼那样的私下热衷参禅悟道,在公开场合,士大夫们都很注意与佛、老划清界限。因为佛教毕竟属于外来宗教,其教理与儒家学说的差异不容否认,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王安石以宰辅之尊,居然能够惟“理”是从,对佛教不怀任何偏见,实在难得。

并且,王安石对佛教的宽容态度是一以贯之的,他将佛经与儒家经典相提并论,公开场合如此,私人交往中亦如此。他曾致书曾巩,劝其读经,曾巩误以为指佛经,就指斥佛经乱俗,由此引发了王安石回信中的一番议论:

连得书,疑某所谓经者佛经也,而教之以佛经之乱俗。某但言读经,则何以别于 中国 圣人之经?子固读吾书每如此,亦某所以疑子固于读经有所不暇也。世之不见全经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2]

此封书信常被研究者引用,但多以信中“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云云证明王氏为学


博采众长,注重向生活实践 学习 但我们引述的这一段,也极为重要,因为“某但言读经,则何以别于中国圣人之经”一语,表明他也主张读“中国圣人之经”以外的经典, 自然 是指来自域外的佛经了。如此看来,佛经早就被王安石纳入学术视野之内,阅读佛经,被认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儒家经典。在信的末尾,他特别指出:“方今乱俗,不在于佛,乃在于学士大夫沉没利欲,以言相尚,不知自治而已。更说明了他所首先要辟除的是受利欲驱动的“俗学”,而不是通常被指为“异端”的佛教。

王安石对佛教的公允态度,使他能融会儒释,进行学术创造。在早期,他有意将佛理与儒家的某些观念及当时儒生的行径加以对比、类比,或者借用儒家的思想来阐明佛教存在的合理性及意义。如在淮南签判任上所写《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就赞扬了自己少年 时代 友人僧慧礼不辞辛劳,“丐食饮以卒日”的艰难处境中历时四载,重修龙兴寺讲院的动人事迹,继而发出这样的议论:

世既言佛能以祸福语倾天下,故其隆向之如此,非徒然也,盖其学者之材,亦多有以动世耳。今夫衣冠而学者,必曰自孔氏。孔氏之道易行也,非有苦身窘行、离性禁欲,若彼之难也。而士之行可一乡、才足一官者常少,而浮图之寺庙被四海,则彼其所谓材者,宁独(慧)礼耶?以彼其材,由此之道,去至难而就甚易,宜其能也。呜呼!失之此而彼得焉,其有以也夫![1]

王氏议论的核心是人材 问题 。他首先肯定了佛教的兴隆是因为信佛者中确有人材,然后拿他们与当时言必称孔子的儒家学者相较。他认为,佛教提倡“苦身窘行、离性禁欲”,比儒家思想更难躬行,但很多优秀人材都被吸引过去,未免令人惋惜。显然,感叹“失之此而彼得焉”的王安石,此时仍是站在维护儒家的立场上,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佛门人材的肯定与赞扬。 事实上,佛教的日益兴盛,信教人数的增加,是任何正统的北宋儒者所无法回避的问题。《佛祖统纪》卷45《法运通塞志》记载元丰三年(1080)王安石与张方平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问题:

荆公王安石问文定张方平曰:“孔子去世百年,生孟子,后绝无人,或有之,而非醇儒。”方平曰:“岂为无人?亦有过孟子者。安石曰:“何人?”方平曰:“马祖、汾阳、雪峰、岩头、丹霞、云门。”安石意未解。方平曰:“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安石欣然叹服。后以语张商英,抚几赏之曰:“至哉,此论也![1]

这段话亦见于陈善《扪虱新话》上集卷三“儒释迭为盛衰”条,文字稍有不同,真实性到底如何已难断定。不过“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一语却道出了北宋中期士大夫圈中的真实情形。儒家人材流向佛门的原因何在呢?一般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不太注重探讨人的心性问题,而佛教恰恰在这方面贡献了深刻的 理论 ,使得它在思想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儒家传统构成了重大挑战。自中唐以来的儒学复兴运动,本质上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儒学家重拾思孟学派的思想传统,因为这一派对“性”“情”等涉及心性的概念比较关注,有所论述。明白了这一背景,就可以理解为何上文中张方平会将孟子与六位禅师相提并论,一较高下。更为重要的是,这段话也表明,只有当儒学在理论上足以与佛教抗衡,甚至超越佛教时,才能最终解决人材流失的问题,避免“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的尴尬局面。

或许正是这一人材流失的现实,引发了王安石对性命、性情等问题的关注,并写下数篇专论。对于王氏在心性 哲学 上的这些贡献,学界已经给予充分的重视,早在1941年,贺麟先生就《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一文中提出:“安石是程朱以前对于人性论最有贡献,对孟子的性善说最有发挥的人。[2]然而,王安石的努力尚不止心性哲学方面,他总是试图找出佛教与儒学的某些共通之处,或者是可补儒家不足的地方,为佛教存在的合理性寻找依据。他在《涟水军淳化院经藏记》一文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1db7c113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