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端午节习俗

2022-10-15 20:5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方端午节习俗》,欢迎阅读!
端午节,习俗,北方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端是开头、初始的意思,按地支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或“端阳节”,我出生地的方言称“单五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2006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纪念伍子胥说,有纪念孝女曹娥说,还有祭祀龙图腾说等,但流传最广的还是纪念屈原说。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投江自尽后,楚国百姓异常哀痛,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打捞他的真身;岸上的人则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丢进江里,好让鱼龙虾蟹吃饱了不去咬屈原的身体。有人还拿来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人们怕饭团被江水冲失,还用楝树叶把饭团包成粽子投往江中。而我小时候更有带着粽子登高的习俗,在太阳升起之前就爬上山顶,将粽子摆放在石头上,也是对屈原的纪念和缅怀。后来,历代朝廷就把五月初五这天定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把划龙舟、吃粽子变成端午节的习俗。

在民间,人们一直把五月初五看作是百毒相侵的恶日,更看重的是对毒和恶的忌避。视五月为恶月的习俗早已有之,早在汉代,人们就把五月视为恶月,把五月五日视作恶日,认为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就开始流行。《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五月五日出生后,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东晋大将王镇恶因五月初五出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因此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有的地方为了避“端五”还把这天称为“端午”。民间把五月称之为“恶五月”,也有很多忌避习俗。

在老家本地素有进入五月不洗衣、不洗身体的习俗。过去,各家趁进五月前,都会集中力量把衣服、被褥拆洗一遍,身体洗涮一次。一旦进入五月,便不再洗衣,不再洗涮身体。据说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百毒对身体的侵染。更有甚者把


五月的忌避延伸到各个领域:五月不出门、不理发、不上坟、不进庙;小心谨慎地生活,避免口角,避免争斗,避免受伤,避免生病,把对恶五月的忌避演绎到极致。

对于生养问题,民间一直有“有福的生在初一、十五,没福的生在腊八、端午”的说法,把生在端午节的人当作最倒霉的人看待。

端午节的习俗多以解毒、避邪为主。而且好多习俗从五月初一这天就开始实施。首先是佩挂辟邪物。端午节的辟邪物共有五种:它们分别是艾草、花绳绳(色线)、符、马、笔架。

1挂艾草:古人认为艾草有祛邪解毒之功效,因此五月初一这天黎明时分,家家户户就开始在门头上、门环上、神像前挂艾草,妇女们还要掐一枝嫩艾枝夹在耳朵上或插在头发上。艾草大多是在自家院子里栽种的,栽种多的人家会在初一这天一大早,抱上一捆挨门逐户地给没有艾草的人家送去,这样做,送艾草的人往往会赢得许多许多的祝福。

2、绾花绳绳:古俗认为,端午节以五色丝结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可避灾除病、益寿安康。因此,初一这天黎明时,主妇们就会早早把花绳绳绾在大人、小孩的手腕上、脚腕上,或裤腰带上、扣眼上。对于不会翻身的婴儿,则要揽腰绾在肚皮上。对于绾花绳绳的功用,儿歌是这样唱的:“端午不绾花绳绳儿,死后变成花牛牛儿”。绾在身上的花绳绳一般要在端午节后三天剪去,然后集中埋到车辙里。在民俗的眼里,端午节前的花绳绳是可以驱逐邪毒的宝物,只有及时佩戴在身上才对身体起保护作用;而端午节后的花绳绳则成了可恨的毒虫,只有及时摘除,并让千人踩,万轮轧,才能永远消失。

3、小孩背符、背马:端午节前,有孩子的人家都会编一些纸符、纸马,等到五月初一绾花绳绳的时候,将纸符或纸马缝在小孩衣服上。缝的部位通常是,一岁的孩子缝在肚皮上方的前襟上(驮在肚皮上)三岁前的孩子缝在肩上,七岁前的孩子缝在背上。三岁前的孩子一般只缝符,不背马。

背符、背马是北方少数地区独特的习俗。符和马起源何时?代表什么意义?北方的部分地区孩子端午节时为什么要背符、背马?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6143f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