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挥而就的成语故事

2023-03-07 10:0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挥而就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一挥而就,成语故事

一挥而就的成语故事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是各民族语言特点的集中体现,言简意赅,在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繁。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一挥而就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一挥而就的意思:

【解释】: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一挥而就的成语故事:

《三字经》是儿童的启蒙读物,内容非常丰富。自南宋到民国,经元、明、清三朝的七百余年之中,这部书一直是儿童上学的启蒙书之一,几乎家喻户晓。但对于作者,了解的人就不多了。

这部书的作者是南宋学者正应麟。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正应麟任会试主考官时发现的人才。正应麟向当时的皇帝宋理宗推荐文天祥的文章时说:此人肝胆如铁石,文章如龟鉴。意思是意志坚强如钢铁和石头,文章简直如同经典著作。文天祥这份殿试考卷一万多字,是不加思索一挥而就的。文章针对时弊作了全面中肯的针砭,令人读后耳目一新,有拨云见日的感受。

文天祥的文章写得如此之好,又如此之快,一方面是文思敏捷,更重要的是他平日读书之外,留心天下大事,关注民间疾苦。

文天祥中状元以后,被派到江西当地方官。后来元军逼近首都临安,文天祥把家产全部卖掉,充作军晌,并亲自率领部队赶到临安,准备与元军作战。文天祥到了临安,立即被任命为右丞相,并作为南宋使臣赴元营谈判。

文天祥到了元营,怒斥元军首领背信弃义。元军首领理屈辞穷,恼羞成怒,强行将文天祥扣押。

文天祥千方百计从元营脱身,一路饱经艰险,到达江西,集合南宋官军,奋起抵抗元兵。他转战广东、福建,几次给敌军以沉重打击,最终因敌众我寡,不幸兵败被俘。

元军将领张弘范原是宋军将领,他投降了元兵,又劝文天祥归顺。


文天祥把过零丁洋时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抄给他,表明心迹。全诗如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看了诗,知道文天祥绝不会屈服,便将文天祥押解到元朝京城大都。文天祥在押解途中几次自杀不成,绝食七天七夜没有饿死。在狱中还写下《正气歌》,这首诗现在读起来还令人肃然起敬。

文天祥终因宁死不降被元兵杀害,以他自身的壮举谱写了又一首正气歌。

一挥而就造句:

1) 真话最好说,一挥而就,怎样表达都是真的。

2) 不过我总觉得,凡是写起长信来一挥而就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写得不好。

3) 我没有那一挥而就的才气,这篇文章容我仔细琢磨,几天后才能完成。

4) 他用笔坦然利落,一挥而就,从而显现出了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5) 他拿起笔,蘸饱了墨,一首七律,一挥而就。 6) 静观默察,凝神结想,烂熟于心,然后一挥而就。

7) 当下他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一直答到最后一题才停下来。 8) 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

9) 犹豫了片刻之后,他绝然的拿起钢笔,一挥而就,在文件上签上了他的名字。

10) 由于他平时喜欢在写作上下功夫,所以不管写什么文章都可以信手拈来,一挥而就。

11) 今天我们语文老师让我们用一挥而就造句。 12) 她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13) 那首诗是苏轼一挥而就写成的。

14) 只见他握笔在手,文武双全,一篇题词一挥而就。 15) 他文思敏捷,写文章往往是一挥而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71a806a9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