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股东价值-杨宝明

2022-10-09 13:0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创造股东价值-杨宝明》,欢迎阅读!
股东,创造,价值



创造股东价值

杨宝明 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

“十二五”时间窗口决定着建企命运,建企的转型升级从口号到实施已刻不容缓。

企业存在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即创造利润。没有这一点,就没有投资者,也就会没有企业。创造股东价值的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否则产品质量再好、产值再大,恐怕都难以生存,股东会将企业卖掉或关掉。

但在中国建筑行业内,情况似乎并不如此。企业对追求规模很在意,对创造利润似乎兴趣不大。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两兄弟一个项目的亏损就可以达到41亿、17亿,上市的国有和民营建企利润率也很低下,近千亿产值的建企市值比产值23个亿的创业板公司的市值还低,这在完全市场化的资本市场将失去生存的能力。

行业企业普遍不重视赢利能力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机制原因。很多大型国企经营班子的经营主要目标是产值、资产规模及其增速,而不是效益。只要不亏损,大家都过得去。抓效益很容易得罪大量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既得利益者,要打破企业内外的大量潜规则,刚上任的领导有没有胆量、有没有能力都是问题。很多领导自己也深陷其中,抓企业效益、堵住利润漏洞就是件很难的事情了。

二是经营理念问题。中国建筑业长期的高增长,使得机会主义的经营思想深入中国建企企业家骨髓。中国建企很多企业家不具备平民精神,大家并无耐心通过艰苦的练内功来获取微薄的利润,而是希望更大的项目、更高的高估冒算来获取暴利。这也是我国建企提升企业赢利能力的大敌。

三是不得其法。有不少的企业家在提升管理上动过脑筋,但由于建筑业工程项目的单一性和复杂性的行业特殊性,精细化管理、成本管控何其难也。不静下心来深入研究,找到方法、提升赢利能力是很难的,特别是在BIM技术成熟前,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不具备很好的技术手段,仅在管理制度和流程上的优化是完全无法突破管理瓶颈的,这种浅尝辄止的努力不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然而,现在这个时点上,建企企业家必须深思新的生存和发展之道了。

一是中国经济20多年高速增长的环境已荡然无存,“三廉”(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廉价土地)尽失,不进行管理内功的提升,过去的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

二是中国宏观经济很不乐观,计划经济长期压抑的赚钱动力已经解放得差不多,由于缺乏普世价值观带来巨额交易成本、创业成本、企业经营成本已严重阻碍中国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宏观经济问题按下葫芦起了瓢,打压房产、控制通货膨胀,带动建筑业上游的资金链问题将日益凸显,建筑业的高速增长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赢利模式必然要改变。

三是一旦有企业突破管理瓶颈,产业整合将开始。未做准备的企业不论规模多大,都将有被出局的危险。现在10万家总承包企业不是稳定生态,是行业的初级阶段。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的过程中,价格战、恶性竞争还会进一步加剧。企业凭什么竞争和生存一定要想清楚了。

应对新的产业形势,提升赢利能力即创造股东价值能力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门。笔者非常尊敬的中建总公司总裁孙文杰先生离职时,发表公开道歉说他离职最大的遗憾是企业资本市场表现不佳,愧对股东。这是一个成熟资本市场(孙先生当时在香港主政中国海外)洗礼出来的企业家思维,国内企业家在离职时会想到这一点吗?

现在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论和工具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只要企业家静下心来研究,舍得时间和金钱的投入,就一定能成功了。




笔者相信,“十二五”时间窗口决定着建企命运,建企的转型升级从口号到实施已刻不容缓。

已发表于《新鲁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766c2f93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