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2022-12-28 01:4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欢迎阅读!
非营利,财务管理,对策,存在,组织

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作者:王子月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7年第5



王子月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济南250100

摘要 目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分布十分广泛,教育、文化、劳动、科技、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中,都存在着非营利组织,这些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对我国社会与公益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也显露出各种问题,特别是由非营利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财务管理方面会计基础工作不完善、财务透明度低、资金筹资难、支出管理混乱等问题。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43-02

【作者简介】王子月(1996-),女,本科在读,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1 基于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1.1 资金来源形式单一且资金短缺

在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中,他们的营业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很小,大部分的收入来源是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补贴以及会费收入,这就造成了非营利性组织在资金方面主要需要依靠政府和其他部门的扶持,从而影响其发展壮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逐渐减少对非营利性组织的资金扶持和补贴,非营利组织必须要想办法另辟蹊径,仅仅靠政府的补贴是难以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

1.2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规模都比较小,员工人数较少,这就造成不少组织在岗位分工上不明确,不能做到各司其职,有些非营利组织甚至根本没有建立内部牵制制度,时常出现会计岗位兼任的现象。

有的组织虽然建有规章制度,但落实不到位,不考核,形同虚设,非营利组织内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本身均处于监督无力状态,导致财务监管失效,会计信息的失真,甚至产生经济腐败。

1.3 资金有效利用率低

在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尤其是公立的非营利组织中,资金的有效利用率比较低,这个问题的存在比较普遍,从而造成我国不少的非营利性组织在费用支出这方面不够重视,认为只要能够保证组织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 完成组织的社会使命,不必过多考虑资金的有效使用、资本成本、投资组合以及现金流量等因素,,造成宝贵资源的大量浪费。




1.4 缺乏绩效评估,权责不分明

在企业财务中,利润指标能为衡量企业绩效提供标准,为企业提供量化分析的方法,使企业的分权管理成为可能,便于进行不同组织之间比较。然而,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决定了利润不是其追求的目标,社会效益才是衡量组织业绩的标准。因而非营利组织财务中通常并不重视利润这一指标,这就增加了对一个组织进行绩效的评估的难度。

2 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对会计报表规则做出完善

目前,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一样,只出具三个报表,这不足以满足非营利组织的需要。建议借鉴其他国家,如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特殊要求,出具费用一览表。其主要功能是向潜在的社会捐助者提供其业务活动成本占其总成本的比例。有助于非营利组织提高效率,减少其管理、筹资及其他费用,专注于服务社会。

2.2 健全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内容体系

从外部法律法规环境看,要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建设,增强我国非营利组织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在制定经济管理法规时,应注重相关条例的可操作性,并尽可能制定得详细、具体,为这些法律法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最大发挥其教育惩戒作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基于这些基础要素,需要在法律法规上,做好配套完善工作,另外对非营利组织规章制度进行制定时,需要对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做到遵守,同时做好衔接工作。

针对非营利组织内部存在的财务环境问题,需要完成组织内部可持续发展财务规范的制定工作,包含如何提升自创收入、如何设计支出结构、为何提升财务收支透明度等。对于政府来说,应当对非营利组织行政支出占据总支出比重进行控制,并把支出的部分,重点放在对自身能力的建设上,从而使自身经营与管理的能力得到提升,做好对资金的有效利用。在对非营利组织支出实施监督时,需要结合国家相关规定来开展[1]

2.3 加强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监管力度,提高社会公信力

非营利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主要源于社会的信任与支持,统括的来说,便是社会公信力,其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绩效有最大的影响作用。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和成果非常重要。受到公信力的影响,使得非营利组织管理者,需在公共信任的方向上,来开展工作,制定策略。

同时,受到公信力的影响,这些组织在行动之前,也需要完成对计划的制定,并按照计划来开展工作,同时要对利益相关方及其诉求做出考虑,进而根据各方目标来完成对统一目标的构建过程。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提高依赖社会监督本身。

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非营利组织社会监督机制。美国社会有三大善款社会监督机构BBB Wise Giving Alliance,Charity Navigator, Charity Watch. 政府可以适当鼓励促进我国社会监督机构成长。同时非营利机构必需透明,负责。

2.4 构建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强化非营利组织审计工作

需要加大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b72cd173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