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数说课稿

2022-03-20 16:25: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认识负数说课稿》,欢迎阅读!
数说,认识

认识负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5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负数”(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设计理念、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负数”,它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本节教学,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初步读写负数。 3、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逐步形成“数学地思维”

的习惯。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认识负数,能熟练准确地读写负

数;

2. 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此,在教学中,我准备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通过谈话、演示、启发、提问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此外,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我准备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三点:

(一)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

(二)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教学中注意营造轻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自信心等情感因素的培养,并将它们有机整合在教学中,数学课上的有趣、有益、有效。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有效突破重点、难点,我对整过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按“情景引入” “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四个教学环节展开教学。

环节一、情景引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我会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话说有一天,羊村长组织了一


次答题比赛,比赛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一题扣一分。羊村长让懒羊羊记录比赛成绩,懒羊羊却在一个地方犯难了,因为得一分可以用成绩1表示,那么扣一分应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可以帮帮懒羊羊出出主意么?在这里,我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素材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让学生感到数学亲切、好玩,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使学生了解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环节二、探索新知

为了让学生直观认识负数,我先用多媒体展示放大的温度计图片,引导交流:你对温度计有哪些了解呢?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回顾交流:0C示摄氏度, 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称为零上摄氏度,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称为零下摄氏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温度计有一个更系统的了解。其次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温度计,小组合作进行交流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交流,在学生充分的交流和教师恰当的引导基础上,使学生知道三个城市的具体温度,并明确上海的气温比0摄氏度高,北京的气温比0摄氏度低,突出0摄氏度是零上气温和零下气温的分界点。从交流中引出正数和负数,并适时指导读、写方法,4摄氏度记作“+40C;零下4摄氏度记作“-40C+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4也可以写成4

接下来教学例2,用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借助直观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海拔8844米和海拔负155米分别在海平面以上和以下。海拔负155米可以记作-155米。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小结:那么这些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呢?从而得出: 都是正数。

都是负数。0既不是



这部分教学主要结合主题图,让学生回顾生活经验,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正数和负数,并掌握了读写的方法,建构知识。



环节三、巩固练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注意习题的层次性,力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首先是释疑: 懒羊羊用什么来记录“扣1分”呢?

然后是基础练习:练一练第1题,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再独立填一填。学生同桌互读并分类。最后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正、负数在形式上的区别。

其次是提升练习:练一练第2题及练习一12,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再写一写,读一读,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

最后是发散练习:练习一6,先让学生在温度计上独立的画一画,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明确正数表示零上,负数表示零下。


环节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将引导同学们自我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留给同学们一个课后思考:在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具有相反意义的概念呢?自我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课后思考,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以上,我从教材、法学法、设计理念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建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处理完!本节课的例2与正负数的分类哪去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fc6e44769eae009581bec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