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节气中的惊蛰时节有什么习俗

2022-05-18 16:5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4个节气中的惊蛰时节有什么习俗》,欢迎阅读!
惊蛰,节气,习俗,时节,什么

24个节气中的惊蛰时节有什么习俗

惊蛰的习俗

1、惊蛰祭雷神

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雷神作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各地客家均有俗谚云:“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此语一方面指出了舅父在家族中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雷公是天庭中继天公之后的重要神祗。 2、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那么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开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3、“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农历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4、抒发内心不忿

很多人都将“打小人〞神化,其实此纯粹是民间习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大局部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冇小人搞搞震,而被“打〞的对象,主要是二奶以及工作上的“金手指〞。打小人的目的,就是要希望他们知难而退及抒发个人内心的不忿。 惊蛰的由来





1 2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蛰〞就是“藏〞的意思,冬天到了,很多动物躲起来冬眠,叫入蛰;到了第二年大地回春时再钻出来,叫做出蛰。大地回春,雷声渐多,旧时人们认为动物之所以可能从蛰伏中醒来,是由于由雷声惊醒的,因而,就有了惊蛰的说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但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惊蛰的时节变化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上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局部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 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上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局部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局部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1ba428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