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教学改革,建议]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023-05-17 21:2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动物学,教学改革,建议]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欢迎阅读!
动物学,教学改革,建议,实验

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摘要:动物学实验是动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生物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文章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实验课前的预习和准备、实验课程的合理设置、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对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相关建议,以此来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关键词:动物学实验;教学难点;改革建议

动物学课程是生物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了动物界中由低等到高等的动物在形态、结构、功能上的特点以及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动物学实验是动物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动物标本的形态结构观察、代表动物的解剖等,对动物各门、各纲的特征进行了解。动物学实验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加强对动物学理论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识记,还能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动物学研究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动物学实验的教学目标,必须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一、动物学实验的教学难点

动物学实验课时较短,如何有效完成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并且设置研究型实验教学是动物学实验的一大难点。传统的动物学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以动物解剖、形态结构观察等为主要内容,不利于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很难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索。在目前的动物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应用性试验少,传统、经典的实验多,综合性试验少。

二、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为了有效完成动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如形态与机能、分类、生物多样性等)和正确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学习兴趣的激发

面对初次接触专业实验课程的学生,激发他们对动物学实验的兴趣至关重要。首先,充分利用本院有动物标本馆这一优势,让学生通过参观动物标本馆,对动物各门类有个大致的了解,产生对动物界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其次,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该实验课程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突出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能较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并体会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如在讲解腔肠动物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海蜇入手,让学生回答食用的蜇皮和蜇头或蜇爪分别是海蜇的哪一部分。通过对海蜇形态的直观了解进而引发对钵水母类其他动物特征的研究。

(二)重视课前预习和准备

要求学生在每次上课前做好预习,这对于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提高实验效果起着关键


作用。预习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时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上课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和教师有较好的实验交流,在实验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了保证学生能较好地完成预习工作,我们要求学生课前写好预习报告。

动物学实验教学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将实验课程延伸至课堂外,让学生参与实验动物的采集及培养。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如在原生动物实验开课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采集和培养变形虫、草履虫及眼虫等。借此不仅可以更直观地加强对不同动物生活环境的认识,还能通过对动物培养条件的探索增强学生的研究能力。

(三)合理设置实验课程

动物学实验课时短,无法将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教材中的实验一一展开。在选择和编排实验时,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规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规律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规律。要精选实验内容,在保证动物实验课程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对现行实验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例如将扁形动物、原腔动物和环节动物整合为一次课,通过切片观察,学生能直观的进行比较,有利于对不同门类动物特征的掌握。此外,在保留传统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三次左右的研究性实验,例如软体动物身体结构适应性特征研究、昆虫的分类研究、鸟类种类的多样性调查。教师给学生提出实验的目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组内讨论拟定具体的实验方法,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指导,最后以论文的方式完成实验报告,论文中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比和讨论。论文的格式参照正式发表的科研论文,经过严格的写作训练,初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基本掌握实验型论文的写作模式和要求。通过以上研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基本科研素质,使他们能更好地完成今后的科研任务。

(四)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

动物学实验以动物的形态结构研究为主要内容,直观性很强。传统的动物学实验教学是教师借助板书和图片为学生讲解实验课的内容和要求,学生各自对实验动物进行观察,教师在实验过程中逐一进行指导,这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及时而充分的沟通。电视显微镜、数字视频展示台和投影机等多种先进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动物组织结构的认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例如,在进行变形虫、草履虫和线虫的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可实时浏览每一个学生显微镜下观察的内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有效区分这三种原生动物,这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又如在进行河蚌的解剖实验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字视频展示台向学生展示河蚌的解剖过程,学生同步进行实验,遇到问题时及时交流解决,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实验内容。 (五)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优质动物学实验教育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抓住关键环节,促进动物学实验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组织教师、学生开展动物学实验教学管理方法经验交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3]何文平,李萍,郑宗林.高等院校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963-6965.

[4]姜祥君.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91114-1115.

[6]李红梅,李泽君,章新.动物学实验教学“层次化、项目化”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旬刊,20148148-149.

[7]冉辉,米小其,张雷.生物学专业动物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剖技能的探索[J].物学杂志,2013305111-113.

[9]沈文英,祝尧荣,沈海铭.结合农业现状 改革大学动物学实验内容[J].绍兴文理学学报(教育教学版)200212.

[10]应雪萍,张永普,郑汉淼.高师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科学版)19980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236c18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