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省情常识

2023-04-07 12:0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陕西省省情常识》,欢迎阅读!
陕西省,省情,常识

陕西省省情常识

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东部。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北部、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陕北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关中盆地:关中盆地(渭河盆地)内部的平原称为关中平原(渭河平原)。关中盆地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至秦岭,北接渭河北山。关中盆地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西窄东宽,东西长约300千米,海拔4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至黄河河床降到340米。南北宽窄不一,东部最宽达100千米,西安附近约75千米,眉县一带仅20千米,至宝鸡逐渐闭合成峡谷,形似“新月”。被称为“八百里秦川” 汉中盆地:又叫汉中平原,西起勉县武侯镇,东至洋县龙亭铺,长约116公里,南北宽约525公里。由汉江冲积而成,形成肥沃的原野。汉中盆地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年均温1415℃,10℃以上活动积温45004800℃,无霜期240~汉中盆地中的梯田250天,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河水不冻,冬无积雪,霜害少,风力小,有利于水稻、油菜、小麦及亚热带作物柑橘、枇杷、棕榈的生长。耕地集中,灌溉便利,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水稻占陕西省水稻总播种面积的60%,产量则占65%以上。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是陕西省的稻、麦两熟地区。有“陕西小江南”之称

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气候差异大。由北向南依次是: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气候。 总气候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 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 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

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

渭河:发源于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东至陕西渭南市潼关镇县汇入黄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流域可分为东西二部: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为关中平原区。渭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又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汉江,又称汉水,古代称沔水,长1577千米,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源于陕西省汉中市,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最好的大河。

丹江,古称丹水、粉青江、黑江,全长443公里,是汉江最长的支流。

泾渭分明: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渭源,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水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泾河水清,渭河水混,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县船张村相汇。 陕西果业中苹果、酥梨、红枣、猕猴桃,是陕西果业“四大宝”

陕西水系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水域,水资源总量445亿立方米,居全国各省第19位,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280立方米,是一个缺水的省份。

陕西省水资源时间分布严重不均,全省年降雨量60%~70%的集中在7~10月份。 陕西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

陕西省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首位。

陕西是我国的能源大省。天然气、盐矿、水泥灰岩居全国首位,在西部十二省中,石油储量居第2位,煤居第3位,磷居第4位,铅居第5位。

2011年陕西省原煤首超4亿,占全国原煤总产量11.41%,居全国第三位 陕西省目前设11个省辖市以及1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陕西省人口最多的是商洛市,人口最少的是铜川市 陕西省面积最大的是榆林市,面积最小的是韩城市


2002年,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

第六次人口普查,陕西省常住人口为3732万多人,占全国人口13.7亿人的2.7%

秦腔: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20065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碗碗腔:主要盛行于陕西渭南(及其下属的大荔县朝邑镇)和西安、户县、绥德、米脂、洋县、西乡等地。

韩城市是陕西省计划单列市。韩城市古建筑独具特色,是天然的古建筑博物馆。 陕西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三个上台阶”,即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三个大幅提升”,即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两个明显改善”,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程度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改善;“一个大跨越”,即从经济欠发达省份跨进中等发达省份行列。 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主要标志(“三强一富一美”)是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

关中-天水经济区:简称“关天经济区”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通过,其范围包括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地区及甘肃省天水地区,共六市一区(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和甘肃天水)。构建由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三级城市、重点镇和一般镇组成。经济区以大西安(含咸阳)为中心城市,宝鸡为副中心城市,天水、铜川、渭南、商洛、杨凌等为次核心城市。依托陇海铁路(欧亚大陆桥)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中国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与关中城市群相呼应。该区域为中华文明发源地,十三朝古都西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羲皇故里天水等文明发祥地。 陕西省文化建设“八大工程”核心价值引领工程、宣传舆论导向工程、文化精品繁荣工程、文化遗产传承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文化改革创新工程和文化人才建设工程。要求到2015年,培育一批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的文化企业。 陕西省现有国土面积20-2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2.1% 与陕西省接壤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7 太白上“太白积雪六月天”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子午岭地跨陕西与甘肃两省,处于黄土高原腹地,因与本初子午线方向一致,故此得名。 油料是陕西省的第二大经济作物,基本实现了自给。

关中地区辣椒干以颜色鲜红,条干细长,辣味浓郁而著称,谓之“秦椒”,是我国辣椒出口的主要产品。

陕西是我国率先建立烤烟百万亩生产基地的省份。主要产地:渭南、陕北、陕南三大烟区 秦岭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

宝鸡市凤县所产的党参,在东南亚一带享有很高声誉。

汉中市宁强县木耳生产历史悠久,素有“木耳之乡”的美誉。 商洛市商州区是陕西省柿饼的最集中产区 陕西省种植猕猴桃主要集中在秦岭北麓

陕西省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超过42亿元人民币,居全国首位。

陕西省境内现有西安、宝鸡、安康三个铁路枢纽目前均为区域性铁路枢纽,其中西安铁路枢纽将成为西北最大的铁路枢纽。 中国铁路大动脉陇海线横贯陕西中部

宝成线是陕西连接西北与西南的铁路干线。

陕西省截止到2012年底,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4f5e77a5e9856a561260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