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赏析

2022-08-17 05:0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离骚赏析》,欢迎阅读!
离骚,赏析

《离骚》赏析

想要更好地理解一部作品,对其作者的认识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提到离骚,就有必要先说一下它的作者——屈原,字原,名平,战国后期楚国人。他是楚王同姓贵族,又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因此深得楚王信任。曾任左使、三闾大夫等职位。他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联齐抗秦,统一六国。她的政治革新计划触犯了贵族保守势力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诬陷和排斥,先后被楚怀王、楚顷襄王疏远和放逐。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

鲁迅先生曾说过: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离骚的造诣有多高。它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屈原经过两次流放,可能已经逐渐看清了社会与自己理想之间的差距,在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之际,写出的诗文也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逼迫屈原只能“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一生不得志的经历,迫使屈原只得在《离骚》中以245行的篇幅驰骋浪漫想象“往观四方”,天上人间,古往今来,跋涉奔波于漫长曲折的心路历程,从而去寻求理想、赏识与寄托。多少年过去了,在屈原的影响下,《离骚》也就成了我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

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只是《离骚》其中的一种艺术成就,第二种艺术成就是屈原对比兴手法的继承与发展,诗经中的比兴是一种单一的比喻和联想,而屈原的作品却做了极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他开始把物与我、情与景糅合、交融起来。这已不是简单的比喻,成触物以起兴,而是把物的某些特质与人的思想感情、人格与理想结合起来。构成一种象征体,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张力。例如,在《离骚》中,“香草美人”的寓意,就是与诗人的“内美”“修能”“高洁、清白”的道德本质相对应的。它们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世上美好事物的具体化,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品德之洁美,如睹其崇高圣洁之姿,如闻其道德之芳香。诗人抓住香草、异草、佳木美林、男女情爱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美学内涵来美化抒情主体的形象和性格,从而使全诗的风格更为炫彩照人。

《离骚》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回顾历史,后一部分为理想之现实的探索。前一部分主要写实,后一部分大体是虚写。两部分一虚一实、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后一部分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又使诗章跌宕起伏,艺术境界层进层新,使思想情感得到了尽情挥洒。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既采用了民歌的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形成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文学表现形式。同时,他开始构创了长篇巨制。这样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容纳更为丰富的内容,也便于奔腾澎湃之激情的抒发,《离骚》后半篇表现诗人的思想活动,往往设为主客问答,铺排描写,这个特点对汉赋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离骚》的语言丰富多姿,草木鸟兽纷至沓来,双声叠韵比比皆是,既丰富了诗歌境界,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离骚》也是一首美感十足的长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6eec0279563c1ec5da71d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