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宋代〕《寓意》

2022-07-11 05:03: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晏殊〔宋代〕《寓意》》,欢迎阅读!
晏殊,宋代,寓意

寓意

晏殊 〔宋代〕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译文

再也见不到你所乘坐的油壁香车,我们像那巫峡的彩云倏忽飘散,我在西,你在东。 院落里,梨花沐浴在如水一般的月光之中;池塘边,阵阵微风吹来,柳絮在空中飞舞。 多日来借酒消愁,是那么的伤怀寂寞;在寒食的禁烟中,怎不令我加倍地思念你的芳踪。 想寄封信告诉你,这层层的山,道道的水,又怎能到得了你的手中? 注释

寓意:有所寄托,但在诗题上又不明白说出。这类诗题多用于写爱情的诗。 油壁香车:古代妇女所坐的车子,因车厢涂刷了油漆而得名。这里指代女子。

峡云:巫山峡谷上的云彩。宋玉《高唐赋》记有巫山神女,与楚王相会,说自己住在巫山南,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常以巫峡云雨指男女爱情。 溶溶:月光似水一般地流动。 淡淡:轻微的意思。

伤酒:饮酒过量导致身体不舒服。

萧索:缺乏生机。禁烟:在清明前一天或二天为寒食节,旧俗在那天禁火,吃冷食。

鱼书:古乐府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句,后因以鱼书指书信。

何由达:即无法寄达。水远山长:形容天各一方,重重阻隔。 赏析

这是抒写别后相思的恋情诗。首联追叙离别时的情景。颔联寓情于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颈联叙述自己寂寥萧索的处境,揭示伊人离去之后的苦况。尾联表达对所恋之人的刻苦相思之情。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景中有情。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写了一个华丽精致的庭院。宋葛立方说:此自然有富贵气。(《韵语阳秋》卷一)反映出诗人的高贵身份。溶溶月淡淡风,是诗人着意渲染的自然景象。

这两句互文见义:院子里、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阵阵微风吹来,梨花擂曳,柳条轻拂,飞絮蒙回,是一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大概是诗人相思入骨,一腔幽怨无处抒写,又适值春暮,感时伤别,借景寄情;或是诗人触景生情,面对春宵花月,情思悠悠,过去一段幽情再现。这里展现的似乎是实景,又仿佛是一个幻觉、诗人以神取景,神余象外。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

颈联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写眼前苦况,欲遣不能。多少日子以来只凭杯酒解闷,由于饮得过最,形容憔悴,心境凄凉。伤酒两字,诗人颓唐、沮丧的形象可见。眼前又是寒食禁烟之际,更添萧索之感。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宕开一笔,由设问自答作结,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想从悱恻的感伤中挣脱出来,探索寄书的途径,去寻觅失去了的爱情。但问得深切,答得无情。水远山长处处同一句,乃斩钉截铁之语,如瓶落井,一去不回。原来摆在诗人面前的不是一般险阻,而是永远冲不破的障碍。这两句看似寻常平直,却是全诗中决绝语,最为沉痛哀怨。晏殊在《蝶恋花》词中有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说的情景与本诗类似,都有一种难言之隐。

但这首诗寓意更深。知何处,一切尚在不解之中,使人感到怅惘;处处同则已无疑可置,只有绝望之情。这种情绪在首联已暗暗流露,然后曲折道出,由结句点破,情长怨深。


处处同三字弦外有音,寻绎其意,乃人事阻隔,才处处有碍,无路可通。此联妙在能使人思(钟惺《古诗归》)。

晏殊这首诗一名《无题》,在风格上学李商隐的无题诗,运用含蓄的手法,表现自己伤别的哀思。诗在表现上,则将思想藏在诗的深处,通过景语来表达,然后在景语中注入强烈的主观色彩,这样,诗便显得幽迷怨旷。与李商隐诗风不同的是,晏殊这首诗清而不丽,也没有堆砌典故,所以呈现出一派淡雅与疏宕。

此诗通篇运用含蓄手法,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怨别全诗主旨。字面上不著一字,怨在语言最深处。不再逢任西东,怨也;溶溶月淡淡风,怨也;寂寥萧素水远山长,无一不怨。处处同则是怨的高潮。章节之间起承转合,首尾呼应也都以贯串,此其一。其二,含蓄又通过比拟手法表现出来。油壁香峡云无迹水远山长,托物寓意,言近旨遥,婉转附物,怊怅情切沙(《文心雕

龙》)。其三,写景寄兴,梨花柳絮二句出之以景语,却渗透、融汇了诗人的主观情绪,蕴藉传神 寓意 []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油壁香车:古代妇女所坐的车子,因车厢涂刷了油漆而得名。萧索:缺乏生机。禁烟;指寒食节禁烟火。鱼书:指书信。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含蓄有致缠绵悱恻抒发幽怨难明的政治抒情诗,寄托自己的情致心意, B.首联运用虚实相间及借代手法,点明诗作主旨,奠定了全诗幽怨的感情基调。

C.颈联采用对仗(对偶、对比)手法,写出眼前借酒解闷,形容憔悴,心境沮丧凄凉情状。 D.尾联宕开一笔,由设问自答作结,深化主题,表达山高水长重逢无望、寄书无门之苦。 2.请从诗作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赏析颔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5分) 答案

1A【解析】政治抒情诗有误,这是一首爱情诗。

2.本联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勾画出一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院子里,池塘边清丽的梨花,柔软的柳絮都沐浴在溶溶如水的月光中,陶醉在轻柔如抚的微风里。诗人寓情于景,借助素淡乐景衬托出淡淡的哀愁。 【赏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e6c901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