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村级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2023-03-05 07:42: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村级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欢迎阅读!
财务审计,村级,发现,问题

浅谈村级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作者:郑成娜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第8



郑成娜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涝坡镇财经服务中心

摘要:农村财务管理对整个中国农村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是农村核心工作,只有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村经济腾飞。但是在近几年的农村财务审计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鉴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农村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主要问题;对策

一、库存现金账面金额过大

库存现金账面数过大,主要原因是凭证使用不规范。具体体现在:手写“白条发票”的大量存在;应由村干部个人承担的押金集体代付,长期未收回;历年的生活费、报刊费及租车费等非生产性支出抵顶库存;以市场上购买的临时收款收据、商品调拨单、发货单、进餐菜单、收条,甚至证明等,作为购物、费用支出凭证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付款票据”管理混乱

该凭证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向农民个人付款结算业务。村级所有的费用与支出的原始发票,除干部报酬、村级各类误工及其他补贴的农业基本建设和公益事业中的小额劳务费等公益方面的补助费,付农户自产的农产品货款,使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付款票据”外,其他的必须取得税务和财政部门鉴制的正规发票。

三、存在公款私存现象

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零库存制度,资金由乡镇经管站统一代管。村集体的很多支出业务通过“现金”科目或“应收款——代管资金”科目转账核算的,账目上看不出问题。通过查阅部分村干部和报账员的银行流水发现,很多资金由乡镇经管站银行账户转入村干部和报账员的银行账户,使集体资金被挪用有可乘之机。

四、收入不记账

主要表现以下几种形式:

()经营收入、发包收入等开具收款单据,不上交代管资金,不记账。

()不开收入单据,资金上交经管站代管资金记账,支回代管资金记账。如某村处理废旧汽车一辆收入25 000元,上交经管站代管,然后又支回代管资金。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款——代管资金 25 000

贷:现金 25 000

借:现金 25 000


贷:应收款——代管资金 25 000

()上级拨款通常直接划入经管站银行账户。审计过程中发现个别村上交代管资金和支代管资金不做任何账务处理,核对村级代管资金余额和乡镇经管站代管资金余额是一致的,与经管站单笔核对代管资金业务或者核对上级拨付款才能发现此问题。收入不入账直接导致私设“小金库”和贪污侵占挪用公款的现象发生。

五、举债程序不规范

近几年,一些村举债随意,未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程序办理。首先党支部会议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最后报镇街批准,方可举债。违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539号“六、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对违反规定发生新债的乡村,必须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视情节轻重和数额大小,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依法追究其经济和行政责任。对以举债为名从中牟利的乡村干部,要责令其将所得款项全部退回,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六、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收回不及时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工程款项预付,不能取得正式发票;2.村干部等借用集体资金长期不归还;3.经办人经手的生活费、租车费等不合规支出,通过预付款形式支付。

七、工程项目及公共资产处置程序不规范

工程项目及公共资产处置未实施招投标;有的项目虽然实施招投标,但执行程序不严格。导致虚开工程发票套取资金用于生活费等非生产性支出;村干部优亲厚友谋取私利,如某村的支部书记在退休之前将其亲属未到期的鱼塘延包30年。

综上所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农村三资涉及面广、项目繁多、复杂而多样。部分村集体对村级三资家底不清,产权不明,“三资”处置比较随意,操作程序不规范。为此,要搭建“三资网络监管系统”和“三资公开查询系统”两大平台,将全县村级“三资”数据及相关信息全部录入,全面实现市、县、镇()、村的四级网络化管理。通过“三资”管理平台,将全县村级“三资”信息全部纳入网络监管,通过严格规范的操作流程,生成真实详细的村级三资信息,改变了以往无章可循的监督管理体制,实现了镇街、村居两级协同运作和市、县、镇、村四级网络监督格局,使农村三资管理从不规范到规范,制度建设也从不完善到完善,逐步形成了反腐败抓源头的惩防体系,使农村集体“三资”由过去“粗放式”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做好村级财务公开工作,接受群众监督

部分村存在财务公开极度不规范的现象,个别村不按规定公开财务,为了迎接检查,临时建个财务公开栏。大部分村虽然实行了财务公开,但不按规定时间公开,公开的项目不齐全、内容不完整,财务公开的内容选择无关紧要的公开,重大的收支项目不公开,基本建设、扶贫项目、上级各种补助收入不专项公开,重要财务内容公开流于形式。同时财务公开也存在水分,公开数字真实性低,由于财务公开相关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村民对村里收支情况存在疑虑,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信访事件经常发生。


财务公开的内容真实,材料及时存档。财务公开后,要召开两委会和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提出的问题做解释;对村民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对大多数村民不赞成的事项及时沟通,意见一致后再实施,避免激化矛盾。

()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小组

民主理财小组一般三人组成,通常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小组成员通常2/3以上的村民代表组成,村主要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不能担任理财小组组长。民主理财小组参与制订相关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审核财务收支项目,不合理开支予以否定,监督相关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民主理财小组应当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每月举行民主理财活动,真正做民主决策、管理、监督。

()加大审计力度,强化监督职能

乡镇经管部门要加强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乡镇经管站和审计站的审计人员,依法开展村级财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对工程建设项目、专项扶贫资金等,应定期进行专项审计,重点审查支出的合法性和专款专用等,杜绝侵占挪用和挥霍浪费等现象发生。审计工作完成后,及时公布审计结果,落实相关责任。

()强化村级干部“勤俭持家”意识

廉洁奉公是减少非生产性开支的关键。事实证明,农村各项工作,只要领导重视、思想意识提高,基本没有办不好的,因此,首先要把解决村级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作为工作前提。制定一套行之有效、操作性非常强的规章制度,是减少非生产性开支的首要条件;强化民主意识,增强财务公开透明度,是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缓解干群矛盾的有效措施;做到奖罚分明,是强财务管理,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的保证。

()抓好村级财会队伍建设工作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业务性极强的工作。要稳定财经队伍,提高财经人员素质。财务人员要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由乡镇经管站统一考核后录用。财会人员必须实行定期培训,持证上岗,建立岗位责任制。

乡镇经管部门要加强村级财会队伍的管理,由专业人员对村级财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村级财会人员要认真学习相关财务规章制度,教育他们遵守财经纪律,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对违反财务规定的村干部和财会人员按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作者简介:郑成娜(1974),女,山东莒南人,农经师,本科,主要从事农村财务管理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f0e7c502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